第六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黨的建設問題
86.如何理解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黨的建設部分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就是要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項黨建工程的總體目標體現了改革創新精神的總要求,為新世紀新階段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指導原則和行動綱領。
首先,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政治保證。八十九年的曆史證明,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以非凡的勇氣與氣魄當起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為了完成這個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無數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生命。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踐也印證了,隻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真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流砥柱,我們的黨隻有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始終站在時代前列,才能團結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局麵,完成曆史和人民賦予的曆史使命。這就要求我們黨在自身的建設過程中把握改革創新這個時代精神之脈,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賦予創造性;在這個難得的曆史機遇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在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過程中,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繁榮,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提供不可或缺的政治保證,給人民、給時代、給曆史交上一份不愧前人、不負來者的出色答卷。
其次,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黨直麵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正確應對新挑戰、經受新考驗的現實需要。察世情。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貿易保護主義趨勢上升,國際安全麵臨新的挑戰。觀國情。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曆史性巨變,取得的成績世界矚目。但也必須看到,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並未改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並未改變。“一個巨變”、“兩個未變”的國情告訴我們,實現現代化、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看黨情。中國共產黨是民族複興偉業的中流砥柱。新中國成立尤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
世界在變化,中國在變革,中國共產黨麵臨著機遇與挑戰。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要在未來的發展中贏得更多的主動,在複雜多變的國際格局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我們黨就必須能夠在挑戰中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這就要求我們黨的建設務必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繼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著力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著力增強黨的團結統一;不斷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著力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全麵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切實改進黨的作風,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把握黨的建設規律,彰顯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我們的黨定能在未來的征程中應對新的挑戰,經受新的考驗。
87.如何理解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這一論斷體現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新特點,新要求,從製度上、機製上確保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反映出黨中央推進黨的組織建設以適應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新要求的魄力。為我們完善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和諧社會的關係指明了方向。
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本質是同一的。首先,黨內民主就是人民民主在黨內的根本要求,對人民民主建設具有示範意義。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廣大黨員是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黨內民主建設的開展有利於提高廣大黨員的民主意識,以黨風帶民風,在社會中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廣大黨員、幹部通過黨內民主修養的提高,在人民民主政治建設中就能夠率先垂範,把黨內民主的經驗、作風落實到工作中,帶動社會民主風氣,從而在全社會樹立民主觀念,營造人民民主氛圍。其次,黨內民主是實現人民民主的有效途徑。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其成員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和領域,代表了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通過黨內民主建設,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完善黨的代表大會製度,完善黨的地方各級全委會、常委會工作機製、任用幹部票決製等製度,可以使人民群眾真正地參政議政,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實現最大程度的人民民主。第三,完善和鞏固人民民主是擴大黨內民主的最終目標。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所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目標。我國國情複雜導致各階層群眾的政治素養也相差很大,人民民主的完善和鞏固注定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所以,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與我國自身的曆史、民族和文化特點相適應,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政治之路。
黨內民主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輔相成。一方麵,黨內民主政治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領導核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先要求黨內和諧,而擴大黨內民主則是增強黨內和諧的根本途徑。隻有通過黨內民主建設,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完善和落實黨內民主製度,整合不同黨員群體的利益訴求,才能在黨內形成融洽和諧的局麵。另一方麵,黨內民主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參與的係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黨要本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克服萬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的宏偉目標。而黨內民主恰好是更好地集中全黨的智慧,凝聚全黨的力量,集思廣益、團結一致,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的政治保證。所以,隻有堅持黨內民主,才能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88.如何理解體現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
一般認為,黨員主體地位,是指黨員是黨的事業和建設的主體,黨員應在黨內生活和黨的工作實踐中居於重要地位,發揮積極作用。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從本質上講就是尊重黨員的意誌和權利。黨員主體地位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黨員積極參與黨內活動,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在黨的事務與決策中發揮主體作用,行使黨員的民主權利。
第一,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不斷發展和完善黨員主體機製,加強對黨員主體地位的認同與推進。通過一係列的製度安排,努力在黨內創造一種良好生態環境,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如果黨內缺乏相應的製度安排,黨員在黨內應有的主體地位處於虛無狀態,黨員的主體地位就很難得到尊重,反之,如果黨內民主機製健全,給黨員創造了良好平台,黨員能夠擁有和行使黨員主體的民主權利,黨員的主體地位就會不斷得到增強。
第二,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健全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體係中的基礎層級,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的載體,是黨員參與黨內事務、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單位。黨員的主體地位既在黨的基層組織活動中體現,更要靠黨的基層組織去落實,要從發展黨內基層民主做起,認真發揮廣大黨員參政議政的作用。要嚴格按黨的規定程序和紀律辦事,切實尊重黨員的民主意誌,討論問題時首先要讓黨員知道事情的原委;討論建黨對象和研究發展黨員時,被討論和研究的對象本人應當回避,否則,就有礙於黨員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等於剝奪了黨員的民主權利,也就談不上尊重黨員主體地位。要虛心、耐心聽取不同意見,重視少數人的意見,多做調查研究,不要把黨員討論當擺設、走過場,不要憑長官意誌草率決定,要真正尊重黨員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