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5
第五章 個人私鑄版
個人私鑄銀圓由來以久,有客觀原因,也有利益的驅使。鑄幣者許多是當地的大戶,或者是當地的銀匠,許多人也因此一夜至富。從 1913年後,陸陸續續有人領刑,有記載的就有:
1915年,彭縣銀匠張伯元、謝雲安造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 700枚。1918年,利川土豪牟紅行於岩洞寺造四川銀圓、銅元。1921年,鹹豐地主張瑞齡在下馬池和縣中心小學造四川銀圓、銅元。1928年,江北石馬河楊金山、張治平、鄭定國等 20人土造四川軍政府銀圓
1000枚。1932年,瀘縣袁某人私鑄四川軍政府銀圓 200枚。1932年,資陽聶俊明、邱茂林、陳俊卿。1932年,廣安戴雙合私鑄漢字川版 150枚。1934年,川陝蘇區赤北縣煙溪鄉銀匠李宗政自造四川軍政府銀圓,被少先隊
抓獲,押送到得漢城造幣廠經理處,受到了應有的製裁。1934年,成都李富誠熔鑄四川軍政府銀圓 200枚。 ……凡個人鑄幣,一般都鑄造量少,時間也短,在社會上影響也十分有限。個人
鑄幣以銅版為主,銀圓最少,由於製造者工藝簡單,技術落後,而且大多使用鐵錘製造,故稱為“錘版”。私鑄版的特點,主要是經緯線比較淺細而且不直、長,字體為手工刻字,比較粗拙,容易辨認。
進入 21世紀後,隨著收藏熱的深入,四川軍政府銀圓價格上漲,一些以謀取利潤為目的的幣商開始仿製銀圓。目前雖然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還不是重災區,但是也有假銀圓出現。
真銀假幣有四種:第一種假銀圓,正麵為 1934年重慶大點金版的正麵,背麵 1920年成都造幣廠小開口四版 ,是一枚典型的臆造幣,包漿假。
現代個人私鑄版
現代個人私鑄版
正麵
背麵
第二種假銀圓,正麵為 1934年重慶大點金版的背麵,正麵 1920年成都造幣
廠點國無點民小開口四版。第三種假銀圓,1934年重慶大點金版,生產量最多。第四種假銀圓,1920年成都造幣廠點國無點民小開口四版。
第六章 “漢”字銀圓王、十珍、 基本銀幣和小全套
一、“漢”字銀圓王
1935年 1月—4月,川陝省紅軍造幣廠從通江遷到了旺蒼縣旺蒼壩黃洋檻槽溝、玉峰桂花村幾個大院內。在搬遷過程中,就地埋下了一部分笨重的大機器。由於軍情緊急,造幣廠一邊安裝機具一邊生產。特別是 2月後,由於要為紅軍西征(長征)準備軍費,故以鑄造紅軍版四川銀圓為主。造幣廠采用三班輪流作業,共生產 4個月(實際滿負荷生產 30天)時間,共計生產銀圓 2萬枚、銅幣 1萬枚。
旺蒼版特征:①氣球點年(如同氣球形狀),“中”字開口;②“漢”字 7點處有一個細圈,大小如同 18小圈,共計 19圈;③拉絲紋多了些,還可以看到短粗的拉絲紋;④背麵為線環;⑤邊花為十字,銀成色不高,重量 24—25克左右。
⑥內齒成多形性,同一麵內齒有線形、三角形、長條形、梯形、斜形、鋤頭形,或有兩種,或有三四種,一般有漏印。⑦邊齒為三角形半邊齒。
旺蒼版
參考價:中品 80000元—上品 160000元—美品 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
旺蒼版正背麵
旺蒼版開口中 旺蒼版氣球點年 旺蒼版第19圈
依 據
1、紅軍根據地蘇維埃文物
現在收藏界同等的收藏品中,凡紅軍時期造的銀幣往往要比一般的要高幾個價位和高幾個檔次。蘇區仿版作為與國民黨作戰的“武器”,在經濟上為紅軍籌備物質和購買武器彈藥之用,其他仿版在反六路圍攻中已所剩無幾。四方麵軍帶著為數不多的其他仿版和全部旺蒼版開始長征。而絕大多數旺蒼版在一、四方麵軍會師時支援了黨中央和一方麵軍,為一方麵軍渡過困難也起了很大作用,功勞也大。這批旺蒼版後隨一方麵軍北上,流失在川甘康邊。
2、產量少,存世量極少
相對月產量 500萬的成都造幣廠和共 38萬蘇區其他仿版來說,2萬的蘇區造幣廠批量還是非常少的,各地軍閥版的產量也是不多的。由於這批銀圓是為長征準備的,後來主要隨紅軍北上,留在四川的非常少,目前僅發現 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