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動改革部署落實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2 / 2)

深化認識與提高行動自覺實質上是知行統一的問題。“知”就是增進改革共識,堅定改革信心,吃透中央和四川省委的改革精神。“行”就是要把功夫下在抓落實上,見之於改革行動,見之於改革實踐。當前,主要不是該不該改的認識問題,而是怎樣改的行動問題。“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改革勢在必行,箭在弦上。要有改革的緊迫感,不能喪失機遇、貽誤戰機;要有改革的主動性,不能做改革的觀望者和局外人;要有改革的執行力,不能停留在部署上、滿足於造聲勢;要有改革的大局觀,不做改革的絆腳石。

如何認識黨的領導與依靠群眾的問題?

黨委要加強對改革的領導,抓好重大改革舉措的組織實施,確保改革有領導、有步驟地推進。按照中央部署,四川省委成立了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下設若幹專項小組。重大改革問題都要由領導小組研究,統一思想、把關定向,然後由黨委、政府和有關方麵按照職責和相關程序作出決策,定下來的事情要堅決執行。各市(州)也要建立全麵深化改革領導機構,確保全省上下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形成強大合力。

同時,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全麵深化改革,要尊重群眾意願,緊緊依靠群眾推動,做到謀劃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動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檢驗改革接受人民評判。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暢通群眾參與改革的渠道,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改革,要與人民群眾商量著辦,在群眾利益充分表達的基礎上達成共識、作出決策。

如何認識深化改革與發展穩定的問題?

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和保障。改革、發展、穩定是內在統一的,三者關係處理得當,就能總攬全局,順利發展;處理不當,就會吃苦頭,付出代價。因此,必須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從四川省來講,化解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解決增長方式粗放、投資動力不足、產業層次不高、城鄉不平衡、區域不協調等問題,促進轉型升級,保持當前經濟穩定向好發展,最根本的正是要靠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用改革統攬全局,充分釋放改革紅利,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確保順利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實現“兩大跨越”目標。但是,如果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再好的改革規劃、方案也難以實現。因此,在推進改革中,要強化底線思維,落實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機製,堅決避免因決策不當、考慮不周引發矛盾、幹擾大局。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結合點,著眼於人民利益謀劃改革推進,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省人民,不斷夯實全麵深化改革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