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道德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來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道德是一個龐大的體係,而職業道德是這個體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職業道德不僅對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與企業的發展甚至生死存亡密切相關。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是一線高技能型應用人才的重要特征。企業職工若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便有利於協調職工之間、職工與上級之間、職工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有利於企業的科技創新;有利於降低企業產品成本,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有利於企業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我國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所培養的學生直接麵向廣大企業,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不僅需要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而且還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會或階級依據其職業道德原則和規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職業者施加係統的職業道德影響活動。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已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現實課題,它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課題。因此,研究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