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的魅力(1 / 3)

舊聞的魅力

今天所謂的舊聞,在當年應當是有益、有趣、總之是有點意思的新聞或者是傳聞,否則就不會留存至今。時光遠去,舊聞魅力還在。

二道橋溫泉佚事之“先春亭”

康定二道橋溫泉有一處亭子,那亭子有個名,叫做“仙春亭”。其實,這處亭子與“仙”無關,同一個名叫李先春的凡人倒是有關。李先春先生是個有著創業、創新精神的實業家,他在在十九世紀的四十年代初,費盡心機在康定組建了一個“康裕公司”,把康區特產遠銷到上海、重慶等地,又從上海、成都等地把康區沒有的生活日用品運來滿足西康省建省的需要。

“康裕公司”湊集資金開發水利,開辦實業,李先春為康定升航電廠的建成立下過大功。也嚐試開辦其它經濟實體,就是在那個年代,他為康定二道橋溫泉有如今的格局和規模打下了基礎。

距離康定城數公裏的雅拉河邊二道橋溫泉很早以前就被人們利用,隻不過是將就在露天壩裏洗浴,在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時,也不過隻是有十分簡陋的木板屋數間而已。那時節的溫泉利用率不高,自然也不會天天都有人去,康定城裏人也還沒有把“二道橋”和溫泉聯係在一起,不像現在,說去二道橋就是去溫泉。作為“康裕公司”的總經理,李先春先生看到了二道橋溫泉潛在的商機,在得到“康裕公司”股東們支持後,便在二道橋溫泉大興土木,不久就讓二道橋溫泉氣象一新。

李先春本是當年“西康省財政廳”的當家人,卻不是廳長,他的職務是“會辦”,用現今的語言來說,大約相當於“常務副廳長”。在當時西康省政府所有機構中,隻有財政廳有“會辦”一說,因為這個稱謂獨特,當年許多康定人都知道有個“李會辦”,卻沒想到這人就是“康裕公司”總經理李先春。

李先春對康定二道橋溫泉的改造是從把每個浴池挖深、清除淤泥著手,然後蓋起房子,變露天浴為室內浴。修建起每間有水約10平方米,深約1米左右的溫泉池子的單間浴室10間。並且,配套了相應的餐飲等服務,漸漸把二道橋溫泉變成了一處能夠吸引人們前來休閑玩耍的地方。

康定二道橋溫泉成為了當年“康裕公司”屬下的一個經濟實體,李先春派專人進行管理,服務跟上了,二道橋溫泉吸引了更多的人前往。1935年,李抱冰指揮他的士兵從城裏修了條土路到二道橋,就是為了方便康定城裏人到二道橋去“泡水”。李先春派人從成都購回十輛人力“黃包車”,從城裏到二道橋接送“泡水”的人們,康定人以為坐這種“黃包車”就是“玩格”。曾一度,也成為了康定城裏的一大新聞,去二道橋的路上,有“滑竿”、有轎子,又有了人力車,那也就成為了一道風景,至今,也還有些老人記得那情形。

李先春先生喜歡爬山,也喜歡去二道橋“泡水”,卻都是獨自一人步行前往,而且是天不亮就去。“泡水”完畢,又回到城裏上班,他在康定的年歲裏幾乎天天如此,不管春夏秋冬,不論雨雪風霜。

康定人中傳說,有一回,李先春照例天不亮就出城去“泡水”,可是城北的城關來了位新守衛,不認識李先春,說天沒亮不得開城門放人行走,不論李先春怎麼說,那守衛就是不許。李先春沒有辦法了,隻得亮明自己身份,就說,我是李會辦呀。守衛被李先春纏得發火,抬手就給他一耳光,說,你會辦不如老子會辦。守衛的上司來了,一看,這還了得,居然打了李會辦,就去打那個守衛,並說立馬要把那守衛開除。

李先春勸說道,這人忠城職守是對的,我們辦事要的就是這種人。這個守衛沒有受罰反而得到了誇獎。那句“你會辦不如老子會辦”卻在康定人的口裏流傳開來,人們佩服的是李先春的氣度。這件事是真的,李家的後人在《川康遺事》的回憶文章中也記錄有此事。

馮有誌先生所著的《西康史拾遺》裏說,李先春為了給西康省培養財政人員,擔任過“西康省縣財政人員培訓所”的副所長,培養人員多達110多人;他又以“西康合作事業管理處”名義,辦過一期“西康合作人員培訓班”,培訓人員50多人。因而他的學生遍布西康各縣、各地基層,這些學生都非常尊敬他。公元1943年,在他60歲生日時,他的學生們以“西康省財校全體學生敬賀”的由頭修建了二道橋溫泉的“先春亭”。

上個世紀的1988年年維修這座亭子時,從亭子頂部的木板上發現了兩處文字,一處刻有“李公章甫60歲”(李先春字章甫),一處刻有“中化民國32年西康省財校全體同學敬賀”,馮老先生所記得到了印證。

“先春亭”成了二道橋溫泉的一個景點,一處閑談、品茶的清靜地,人們可以在亭子裏等待洗澡,也可以在洗完以後在亭子裏休息。在以後很長的一個時期裏,“先春亭”也經過翻修都還是稱為“先春亭”,到了“文化革命”後卻被改稱“仙春亭”。這樣一改,一個人和一段曆史卻不見了,而這個人和他的曆史原本與二道橋溫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而今,這亭,還默默地在二道橋溫泉沉思。走到這亭子麵前,很少有人知道這座“仙春亭”其實是“先春亭”,舊話重提,不是說要把“仙春亭”改回“先春亭”,世事無常,白雲蒼狗,沒有必要認真。何況,這“先”和“仙”讀音一樣,就這樣,也行。

二道橋溫泉佚事之“與點樓”

現今的二道橋溫泉已經成為了一張旅遊名片,好多外地人都衝著二道橋的溫泉到康定來。他們來了吃住玩浴都可以在二道橋。“與點樓”裏的標間、單間與一些星級賓館沒有多大區別,二道橋的餐飲還別有一番洞天,二道橋溫泉有如今的氣象,即是所謂的現在人們愛說的“硬件建設”已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這是李先春先生改造二道橋溫泉時沒有估計到的,他若有知,也一定感到欣慰。

當年,李先春先生改造二道橋溫泉,最具標誌性的建築莫過於“與點樓”,這是幢有些洋氣的二層小樓,當然同現在的樓房不能相比,可在當年卻是康定少有的漂亮房屋了。至今為止,筆者也沒弄清,當年沒有到過康定的於佑任老先生是不是“親筆”題寫了“與點樓”三個字。可現在人們都說,這三個字就是這位大書法家寫的,也隻好這麼了。

但有時覺得現在二道橋那幢建築上的“與點樓”三個字可能不是最先的那三個字,因為在康定城中一直有個傳說,人們說,由於於佑任老先生所題寫的“與點樓”三個字行雲流水,一氣嗬成,害得好些人都把這三個字讀成了“五點鬆”,據有的老人回憶說,那幾個字是豎著寫的。而現在的“與點樓”三個字是橫著寫成,要讀成“五點鬆”是需要想象力的。幸而看到了一張舊照片,那三個字果然是豎立的,比現在橫寫的三個字更顯飄逸,有具靈氣。

但直到現在,“與點樓”三個字了有時有人會說是“雨點樓”,“雨點”總是比“與點”讓人能更好接受和理解。“與點”在平時就沒有這種說法,理解成“雨點”也有詩意,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但,作為康定人在對外來者作介紹時,還是要把“與點”說明白為好,一是不至於誤導外地人,二來也好趁機把“康定文化底蘊深厚”的意思說將出去,不然,隻說“深厚”兩個字,別人口裏不說,心頭是不信的。

“與點樓”的典故出於《論語》之“先進篇”,孔子說:“吾與點也”。說的是孔子曾問他的幾個學生誌向。子路、冉有、公西華等人都講了自己能做什麼,願做什麼。這幾個人就大談自己的報負、理想。唯有曾點這個人隻顧自己在那裏彈琴。問到他,他才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後人陳士元在《論語類考卷六》上分析指出:“故點以狂自廢,孔子未嚐裁之,察其誌也”。《韓詩外傳》和《說苑》等書記載:“點布衣,與父子芸瓜”,是個窮人。孔子也曾說自己“吾少也賤”,也是個窮人,與他的學生曾點有好多共同的地方,才說出了:“我的想法與曾點一樣啊”這樣的話來。

這個典故引用在這裏,是把雅拉河當作沂水,把新建的樓房比作高大的“雩台”。在春夏季節相逢的日子裏,成人和小孩子一同在溫泉裏沐浴,在樓上迎風引吭高歌,直到興盡,才一路唱著往家走。在二道橋又歌又舞,同古人在沂水邊狂歌而舞竟有幾分相似之處,因此,“吾與點也”這個典故用在這裏,看似深奧,其實自有其貼切之處。

後來的《論語》研究者指出,其實,孔夫子在這裏並不是說自己自娛自樂就滿足了,他內心的想法是在“禮樂複興”之後,所有的人都能夠解決溫飽,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過日子,這是他的政治理念,他所追求的。如果“與點樓”幾個字真是於佑任老先生寫的,聯係於老先生一生的言行來猜測,估計老先生也應有讓所有人過上好日子的這種想法。照此推理,當年同意把這三個字寫在一幢建築上的人們,內心也有願人們過上好日子的想法,可能就是這個原故,至今,人們也還願意把“與點樓”保存下來。

一個典故,就讓原本沒有多少文化底蘊的二道橋溫泉變得有了些儒雅的氣味。由此聯想到今天在發展旅遊業時,現在人們喜歡說的“打造”,有的地方,原本“打造”的初衷是好的,因為典故用得不好,用得不對,並沒有起到好的作用,還因為不倫不類,成了笑話。今天又來說“與點樓”就是想提醒我們自己,學一學過去人們那些好的、有用的作法。

“與點樓”的種種有點像是曆史,“與點樓”卻又是我們看得到的現實,“與點樓”因為二道橋溫泉而出現,二道橋溫泉因為“與點樓”而更有了光彩。想到二道橋那裏的溫泉和那座樓,有時,不是孔夫子的我們也真想學著孔夫子的聲調來一句:吾與點也。

二道橋溫泉佚事之“喊塘子”

“喊塘子”是康定人的說法,其含義是“喊號”。自從李先春在康定的時期把二道橋溫泉改造成為單間浴室後,“喊塘子”的作法一直延續到了今天。當年的浴室共有10間,並沒有以1、2、3、4、5這樣的編號來注明浴室,而是用了“複興中華民族”和“健身運動”兩句話,共10個字來區分浴室。每天第一個入室“泡水”的就是1號,1號出了浴室,才輪到2號。於是,每一個代表浴室的那個字後麵就要有說明,例如,“複”字1號出室了,“喊塘子”的人就扯開喉嚨喊道“複字2號、複字2號”,以此類推。

之所以用這10個來區分浴室,與當時中國麵臨的危急形勢分不開,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鐵蹄正在踐踏中國的大好河山,康定雖距離前線遙遠,但愛國,卻不因為距離有區別。以這10個字作為浴室的代號,表達的意思卻明確,即使是地處邊遠的康定,與全中國人民一樣,要趕走日本侵略者,複興國家民族。

除了這10間單間浴室,還有一間大浴室。這間大浴室是不收費的,與單間浴室的區別在於一是麵積大,二是水溫較單間的浴室要低。這處在人們口裏叫做“大池子”的溫泉,最受小孩子們喜歡。原因除了不要錢,更在於沒有時間限製,小孩子們在其內學遊泳、打水仗,是一處極可開心的玩耍之處。小孩子們有玩的地方,成人們在這裏也有玩的。這時的二道橋已經不再僅是一處可經“泡水”的所在,這裏已經有了餐館、茶樓,為來到此地休閑的人們提供一切服務。

在1942年春季的有一天,“雀公山”的一戶人,進山砍柴時,撿到一隻半大的豹子,雖然凶狠但十分可愛,這家人就把豹子“上交”給西康省政府。省政府也不知怎麼處理這件事才妥當,就把這頭豹子關進籠子裏,放在二道橋,供來二道橋“泡水”休閑的人們觀賞。事有湊巧,有個到康定城裏來“耍猴戲”的河南人把猴子弄丟了,這個人無奈地離開康定,幾天後這隻猴卻讓城裏的人撿到了,人們就弄個籠子把猴子也放在二道橋。有一隊軍人從折多塘過,也撿到了一頭小熊,於是也弄個籠子放在了二道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