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作主題與題材來看,2012年中短篇創作大多從日常生活平凡瑣屑的表象之下,發現某種特異的人生經曆、人生體驗、人生哲理。如對“5·12”汶川特大地震災難性事件的新敘述,與前幾年近距離急就章式的寫作不同,更注重從對當事人的人生軌跡、對人們的生活觀念與價值觀的改變入手來寫災難。時間的距離使作家們有可能潛入到事件的災難性表象下麵去觀察和發掘人性人情的變化。2012年第2期《小說選刊》選登裘山山的短篇小說《大雨傾盆》,以一場相親展開故事。相親過程中突然下起傾盆大雨,茶樓喝茶避雨時四個人物的微妙交流,各自在目光中捕捉到心靈深處,表達當下人們渴望的更多的自由度,更少的約束,人與人之間真誠和信任。《大雨傾盆》堪稱一部細致而深刻的社會心理小說。
從創作風格看,2012年中短篇作品呈現繽紛色彩,有傳統寫實風格對獨特的人生經曆的表述,有用雅致風格對人生哲理的探討,有曆史架空風格與對當下社會生活模式化的反思,這些作品都試圖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發現生活的哲理。四川中短篇小說創作2012年在全國並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仍然有不少亮色。
回顧2012年,四川詩歌散文創作在全國各大主流報刊發表了大量作品,在全國各頂級獎項評比中榜上有名。四川作為詩歌散文大省,多年來創作隊伍十分活躍,他們與實力雄厚的小說兵團一起,以文學川軍的整體形象馳騁於中國文壇,譽滿西部。
2012年四川詩歌創作重要獲獎作品有木帕古體彝文詩集《鷹魂》,榮獲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是首部獲“駿馬獎”的彝文詩集;有榮獲第七屆四川文學獎獲獎作品:龔學敏的《紫禁城》、李龍炳的《李龍炳的詩》、薑明的《萬物生長——汶川地震人物誌》、吳雪峰的《雁棲南方》、王誌國《風念經》。獲第五屆四川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作品有藍曉詩集《一個人的草原》、擁塔拉姆詩集《親吻雪花》、白瑪曲珍詩集《彩色高原》、桑丹詩集《邊緣積雪》、竇零詩集《洞簫橫吹》、夏加詩集《天子格薩爾》。一些中生代詩人推出了史詩性作品,如孫建軍、賈勇虎的《詩話中國》、曾明詩集《放歌世博》。一些關注現實的作品寫出了新意,如趙永生詩集《一池綠鏽》、熊焱《愛無盡》、楊雪《楊雪詩選》、劉安祥詩集《快樂人生》、賴鬆廷《兒童歌謠一籮筐》等佳作。
2012年一批四川籍散文家的作品在全國重要獎項和重要報刊中集中亮相,呈現集群效應,幾乎囊括了國內所有頂級散文大賽和評比獎項。以曆史文化散文創作見長的蔣藍,2012年獲得了“人民文學年度獎”散文獎,軍旅散文家楊獻平,獲得全國“周莊杯”散文獎。潔塵、馮小娟、阿貝爾、鄭小瓊等,也都在全國重要出版社和文學報刊發表了有影響的作品。繼《流年:潔塵散文》之後,2012年商務印書館推出潔塵散文隨筆集《生活就是秘密》,收錄了她近年來“潛行於日常生活各個層麵”的散文。裘山山、潔塵等重要作家的作品無疑擴大了四川散文在全國的影響,顯示了四川散文創作,乃至文學創作整體水平的實力。
民族文學創作是2012四川文學創作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四川省作家協會重視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和文學工作,著力培養民族青年作家,打造文學川軍,尤其是對藏區的文學工作給予了重點關注和支持。近年來,四川藏區文學創作勢頭形勢喜人,新人新作不斷湧現,創作成果豐碩。其中,“康巴作家群”異軍突起,成績斐然。2012年四川民族文學創作獲得了全國大獎。作為康巴作家群代表的三位作家,格絨追美創作的長篇小說《隱蔽的臉》,獲第七屆四川文學獎。達真創作了康巴三部曲中第一、二部長篇小說《康巴》和《命定》,兩部小說都在北京召開了作品研討會,《康巴》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駿馬獎,引起了文學界、評論界和媒體的關注。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在人口僅110萬,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甘孜州,文學創作卻呈現繁榮局麵,文學創作數量不斷增長,文學創作質量迅速提高。以藏族作家為主體,由漢、回、彝等構成的康巴本土作家創作出融藝術性、民族性、時代性於一體的文學作品近百部,其中十餘部專著和文學作品獲全國、省級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在文壇引起較大反響。四川民族文學的繁榮發展得到中國作協的關心、評論家和媒體朋友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