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資陽(2 / 2)

那一瞬間,產生了住平房的想法。

那段時間,我們上下班、在家裏經常可以感受到地震餘波的影響。住平房的想法既不現實,也不可能。不想出去應酬,就想清清靜靜待在家裏吃飯。欲請人在家裏做飯,卻不現實,廚房隻有一個能煮雞蛋、牛奶的簡易灶台。這才後悔當初裝修過於簡單。

搬家的想法,逐漸升級。

仍然有緣。

那年9月,地震風波漸漸平息,人們不再為安全擔心。有天晚上,一位朋友在登門拜訪後,對我們居住地的環境評價不佳,認為我們子女已經長大,家庭條件比較好,應該住條件更好一點的公寓。我們一笑置之,解釋說還沒有發現合適的地方,有機會再說。

偏偏那位朋友記在心頭,一周之後,打我手機,特意叫我去看與我們居住地不遠的、正在新建的兩棟電梯公寓。其實,我每天散步經過,早已見到這兩棟建築物從平地基開始的繁忙景象,也隨意打聽過價格,均價一千八百多元,為當時資陽房價最高。但是,這裏的綜合環境,比我們現在居住的小區要好得多,上班、出行、購物更加方便。

仔細看了,認真問了,十分滿意。算了算賬,頭有點暈。如果購買一套兩室一廳、八九十平方米的新居,至少需要支付十六萬左右人民幣。這的確不是一筆小賬。連續幾天,與夫人商量到底是買還是不買新居。如果不買,錯過這次良好的機會將不會再有;如果要買,馬上支付一大筆錢又不現實,因為兒子在成都房貸首付是我們墊付的。

怎麼辦?

我十分看重距離機關大院一牆之隔的這兩棟電梯公寓,地理位置太好了,城區今後再也沒有這麼好的地盤了。朋友幾次催我盡快答複,我幾次吞吞吐吐,無法下定決心。

終究還是講緣分。無意中,一位友人得知我想搬家,主動問我處不處理小區那套房子。我說就是缺錢,肯定要處理。友人立即牽線搭橋,找了一位從縣裏調機關工作的年輕人。雙方幾次接觸,交談十分融洽。年輕人願意先付一筆錢,其餘的交房時一次付清。

難題終於解決,讓我喜出望外。

2009年11月,正當準備裝修一下新居,一場意外的車禍讓我躺在資陽骨科醫院的病床上,美好的想法隻有暫時放棄。不久,夫人患病住院——直到第二年初夏,兩人的身體狀況有了明顯好轉,在簡陽修養之際,裝修房屋的事才有心思提及並著手準備。

仍然依靠朋友幫忙,從方案、選材到找人裝修一手包辦。時值盛夏,友人兩口子不顧工作繁忙,忙裏偷閑,常去住宅觀察裝修質量、進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去年7月,我們回到資陽,一起去看新居,裝修已接近尾聲,效果相當不錯,令我們非常滿意。

新居裝修竣工後,仍有味道。幹脆全部敞開通氣。

2010年9月9日,秋高氣爽,輕鬆搬家。

歲月匆匆,屈指一數,不知不覺到資陽工作已有十二個年頭。這十二年,我和我的家人,見證了資陽從地區到撤區建市艱苦創業的曆程,見證了資陽城區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見證了資陽加快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奮鬥經曆,見證了資陽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不斷發生變化的過程。而我們,既是其中的參與者,更是其中的受益者!

三次搬家,三次變化。

第一次搬家是新的變化。我們從河心地租借房搬進了環境好的芭蕉林小區,一百八十平方米、三室兩廳、雙衛的新居窗明幾淨,全家人都非常高興。隨後,從內江到新區工作的人陸續喬遷新居,一段時間,大家見麵,個個喜笑顏開,感慨工作愉快、生活美好。

第二次搬家是量的變化,我們從芭蕉林小區搬進了春天花園小區,感覺這套剛好一百平方米、兩室一廳的新居比寬敞而又浪費了實際價值的寬房子更實用。以為僅我們有此舉動,殊不知當年喬遷大房子的好些朋友早已換成了小房子,環境、居住條件更好。

第三次搬家是質的變化。我們從春天花園小區搬進了馨城家園小區,認為這套有電梯上下、九十平方米、兩室一廳的新居比小高層住宅方便得多。短短三年時間,資陽城區新建了好多電梯公寓,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變化,讓無數人享受到了居家的另類體驗。

每次搬家,都有新感覺。

每次搬家,都有新體會。

竊以為,體驗幸福的方式方法,家家戶戶各有不同。以小見大,我通過三次搬家感受到來自生活質量的一些變化,僅僅是居住在這座城市裏的一個家庭享受和諧的縮影。

工作著是美麗的,生活著同樣是美麗的。

十二年一個輪回,十二年幾多變化。正是在其間發生的隻可意會、微不足道的變化,讓我們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了居家資陽的輕鬆、愜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