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氏”二句:謂魯不供奉王喪,致令王室遣使來求,《春秋》載之,以示譏諷。
宋穆公疾1,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2,曰:“先君舍與夷而立寡人3,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4,得保首領以沒5,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6?請子奉之,以主社稷7.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對曰:“群臣願奉馮也8.”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9,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10?光昭先君之令德11,可不務乎12?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13!”使公子馮出居於鄭。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殤公即位。
君子曰:“宋宣公可謂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饗之14,命以義夫15!《商頌》曰16:‘殷受命鹹宜17,百祿是荷18.’其是之謂乎19!”
1宋穆公:名和,宋武公之子。公元前728年—公元前720年在位。2大司馬:宋國官名,掌管國家軍政大事。孔父:名嘉,亦稱孔父嘉,是孔子的祖先。屬(zhǔ):同“囑”。囑托。殤公:宋宣公的太子,名與夷,公元前719年—公元前711年在位。
3“先君”句:謂宋宣公將君位傳給弟弟穆公,而不傳給自己的太子與夷(即後來的殤公)。先君:指宋宣公。公元前747年—公元前729年在位。舍:棄。寡人:自謙之辭。意思是寡德之人。《左傳》中的寡人都是諸侯自稱。4以大夫之靈:客套話,等於說仰仗您的保佑。靈:福。5“得保”句:謂得以善終。保首領:指不被殺戮。沒:終。6其將:將。其、將義同。何辭以對:用什麼話來回答。7主:主持。社稷:土神和穀神。代指國家。
8馮:穆公之子,即後來的宋莊公。9棄德:背先君之德。10豈曰能賢:豈能稱為賢能。曰:為。能、賢同義。11光昭:昭明。令德:美德。12務:勉。13吾子:對對方的敬稱。語氣比稱“子”更為親切。其:尚,希望。表示祈使語氣。14饗:通“享”。指享有宋國。15“命以”句:謂遺命立弟為君而不傳位於子,合於道義。夫(fú):句末語氣詞,表示感歎語氣。
16《商頌》:以下引詩見《詩·商頌·玄鳥》。《頌》是《詩經》三大組成部分之一,與《風》、《雅》並列。《頌》詩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三部分。17殷:即商,朝代名。受命:授命。指傳授君位。宜:義。18百祿是荷:即荷百祿。承受各種福祿。是:助詞。用於句中,起提賓作用。19“其是”句: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其:殆。表示測度語氣。
冬,齊、鄭盟於石門1,尋盧之盟也2.庚戌3,鄭伯之車僨於濟4.
1齊:國名,薑姓,周武王封太公望於營丘(在今山東臨淄西北)。春秋時,桓公為五霸之一。田氏取代薑齊,為戰國七雄之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為秦所滅。石門:齊地,在今山東濟南市長清區西南。2尋盧之盟:重申前盟。尋:溫。盧:齊地,在今山東濟南市長清區西南二十五裏。盧之盟在春秋前。3庚戌:此年十二月無庚戌。月或日有誤。4僨(fèn):僵仆,傾覆。濟:水名,古代四瀆之一,濟水源出河南濟源市王屋山,過黃河而南,東流至山東,與黃河並行入海。後來下遊為黃河所奪,唯發源處尚存。
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1,曰莊薑2,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3.又娶於陳4,曰厲媯5,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媯6,生桓公,莊薑以為己子7.
公子州籲8,嬖人之子也9.有寵而好兵10,公弗禁11.莊薑惡之。石碏諫曰12:“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13,弗納於邪14.驕奢淫泆15,所自邪也16.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籲17,乃定之矣18;若猶未也,階之為禍19.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20,降而不憾21,憾而能眕者22,鮮矣23.且夫賤妨貴24,少陵長,遠間親25,新間舊,小加大26,淫破義27,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28,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29.君人者30,將禍是務去31,而速之,無乃不可乎32?”弗聽。其子厚與州籲遊33,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