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2 / 2)

閏月1,惠王崩。襄王惡大叔帶之難2,懼不立,不發喪,而告難於齊3.

1閏月:閏十二月。2襄王:惠王之太子,名鄭。惡:患。大叔帶:襄王弟,惠後子,惠後以寵欲立之,未及而卒。3告難於齊:僖公五年,齊桓公曾會諸侯於首止,以定太子鄭之位,故告難於齊以請援。此條本與八年傳文相接,為後人所割裂。

八年春1,王正月,公會王人、齊侯、宋公、衛侯、許男、曹伯、陳世子款,盟於洮2.鄭伯乞盟3.

夏,狄伐晉。

秋七月,禘於大廟4,用致夫人5.

冬十有二月丁未6,天王崩7.

1八年:公元前652年。2洮(táo):地名,當時屬曹(僖公三十一年分為二,其北部屬魯,南部屬曹),在今山東鄄城縣西南。3乞盟:請求參與會盟。鄭本從楚,去年冬,鄭伯請盟於齊。今春諸侯相會,又提出正式申請。4禘(dì):大祭之名。天子、諸侯夏天祭祀宗廟稱禘。魯禮:三年之喪(實際上是二十五個月)畢,而祫於大廟,然後進行禘祀,祭祀之後,三年之喪即告完畢。大廟:始祖之廟。此指魯周公之廟。5致:以死者之神主列於廟,而序其昭穆。夫人:指哀薑。夫人淫,且參與弑君,僖公對此事心存猶豫,故禘期延後。6丁未:十九日。7天王崩:天王實崩於上年閏月,而以今年十二月丁未來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