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素服郊次33,鄉師而哭34,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35,[曰]36:“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37.”
1原軫:即先軫。原是其封地,故以為氏。2奉:與,助。
3欒枝:晉大夫。4秦施:指秦有恩於文公。施:恩惠。5“其為”句:難道是因為先君已經去世(而要如此行事嗎)?郭店楚簡《忠信之道》:“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君:指晉文公。6同姓:指鄭、滑,二國皆姬姓。7何施之為:何施之有。為:有。8謀及子孫:為子孫著想。9遽:迅速。薑戎:薑姓之戎,戎之別支,居晉南境。10子墨衰絰(cuīdié):晉襄公把喪服染成黑色。晉文公未葬,故襄公稱子。此時襄公居喪,著白色喪服,不宜從戎,故染為黑色。衰:喪服,用一塊方的麻布綴於上衣當心之處,謂之衰(此衰唯為父母服喪用之)。喪服之上衣亦稱衰。絰:服喪所係之帶,以麻為之。在首為首絰,在腰為腰絰。11梁弘:晉大夫。禦戎:禦戎車。12萊駒:晉大夫。右:車右。13辛巳:十五日。14殽:同“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寧縣西北六十裏,西接陝縣,東接澠池縣,地勢險要。15百裏孟明視:姓百裏,名視,字孟明。西乞術、白乙丙:二人與孟明視都是秦國將領。16文嬴:晉文公夫人,秦穆公之女,晉襄公之母。請三帥:為孟明等三人求情。17構:進讒言以挑撥離間。18厭:滿足。19辱:謂使對方蒙受屈辱。謙辭。20逞:滿足。誌:意,意願。21武夫:武士。力:用力。原:野外,指戰場。22暫:通“漸”。詐,欺詐。國:國都。23墮(huī):通“毀”,舍。指舍棄。軍實:軍中人員器物之總稱。此指俘虜。寇讎:仇敵。24不顧而唾:此句極寫先軫之憤怒。《禮記·內則》雲:“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唾洟。”25陽處父:晉大夫。26左驂:一車四馬,在兩旁的稱驂,在左邊的稱左驂。27稽(qǐ)首:古時最重的跪拜禮,拜時叩首至地。28累臣:謂俘虜,孟明自稱。累:繩索。引申為囚係。釁鼓:祭鼓。釁:以血祭祀。29之:若。30死且不朽:猶言“雖死猶生”。
31從君惠:遵從晉君的好意。32將拜君賜:將要來拜謝晉君的恩賜,意思是將要來報仇。33素服郊次:穿著喪服,宿於郊外。國家遭遇大的災難(如死亡、荒年、災禍、圍敗、寇亂等),國君降服、出次。次:舍。34鄉:通“向”。35替:廢。36曰:原本無此字,據王念孫、楊伯峻說及敦煌寫本(P暢2509)補。
37“且吾”句:謂不以此一過失而完全否定他。眚(shěnɡ):過失。
狄侵齊,因晉喪也1.
1因:乘。
公伐邾,取訾婁,以報升陘之役1.邾人不設備。
秋,襄仲複伐邾。
1升陘(xínɡ)之役:在僖公二十二年。
狄伐晉,及箕。八月戊子1,晉侯敗狄於箕。郤缺獲白狄子2.
先軫曰:“匹夫逞誌於君而無討3,敢不自討乎?”免胄入狄師4,死焉。狄人歸其元5,麵如生。
初,臼季使過冀6,見冀缺耨7,其妻饁之8.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9.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臣聞之,出門如賓10,承事如祭11,仁之則也。”公曰:“其父有罪12,可乎?”對曰:“舜之罪也殛鯀13,其舉也興禹。管敬仲14,桓之賊也,實相以濟15.《康誥》曰16:‘父不慈,子不祗17,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18.’《詩》曰19:‘采葑采菲20,無以下體。’君取節焉可也21.”文公以為下軍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將中軍22,以再命命先茅之縣賞胥臣23,曰:“舉郤缺,子之功也。”以一命命郤缺為卿,複與之冀24,亦未有軍行25.
1戊子:二十四日。2郤缺:晉大夫。白狄子:白狄之首領。白狄為狄之別種。3“匹夫”二句:自己圖一時快意而失禮於君,卻沒有被治罪,我怎麼能不懲罰自己呢?逞誌:快意。指不顧而唾,隻圖一時快意而失君臣之禮。4免胄:脫下頭盔。5元:首。6臼季:胥臣,字季。冀:晉邑,在今山西河津市一帶。7冀缺:即郤缺。郤缺食邑於冀。耨(nòu):鋤草。8饁(yè):送飯到田裏。9德之聚:美德之集中體現。10如賓:如見大賓。11承事如祭:辦事如同參加祭祀。此二句言常懷謹敬之心。12“其父”二句:冀缺的父親冀芮欲殺害文公,為秦穆公所誘殺,事見僖公二十四年《傳》。13“舜之”二句:鯀治洪水,九年不成,舜殺之於羽山,後來起用鯀的兒子禹。罪:懲處有罪之人。殛(jí):誅。鯀:禹之父。14“管敬仲”二句:管仲擁護公子糾與齊桓公爭位,射桓公,中其帶鉤。管敬仲:姓管,名夷吾,字仲,敬為諡號。賊:對仇敵的蔑稱。15實相以濟:終使管仲為相而成霸業。實:終。相:使為相。濟:成。16《康誥》曰:今《尚書·康誥》無此文。17祗(zhī):敬。18不相及:謂不以罪相牽連。19《詩》曰:引文出自《詩·邶風·穀風》。20“采葑”二句:葑(fēnɡ)、菲都是野菜,上部可食,而下部有惡臭,食之者不以其惡而棄其善。下體:指根。21取節焉:謂取其善節(好的方麵)。22三命:命是爵位的等級。周爵分為九等,自一命至於九命,地位以次升高。先且居:先軫之子。23“以再命”句:先茅無後,故取其縣以賞胥臣。再命:二命。24冀:原是冀缺之父冀芮的食邑,今複與之。25亦:猶。軍行:軍列。當時晉之五軍各有帥,故郤缺雖為卿而無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