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2 / 2)

衛孫文子來聘1,且拜武子之言2,而尋孫桓子之盟3.公登亦登4.叔孫穆子相5,趨進曰:“諸侯之會,寡君未嚐後衛君6.今吾子不後寡君,寡君未知所過。吾子其少安7!”孫子無辭8,亦無悛容9.

穆叔曰:“孫子必亡。為臣而君,過而不悛,亡之本也。《詩》曰10:‘退食自公11,委蛇委蛇12.’謂從者也13.衡而委蛇14,必折15.”

1孫文子:孫林父,衛卿。2武子之言:季孫宿如衛言緩報非貳之言。3尋:溫,重申。孫桓子之盟:成公三年,魯與孫良夫(孫林父之父)盟。4公登亦登:依禮,登堂上階,臣應後君一階。今孫林父與魯君同登,不合禮儀。5相:為相讚禮。

6地位相等,故並登不為先後。7安:徐。8無辭:不作解釋。9悛:改。10《詩》曰:引文出自《詩·召南·羔羊》。11退食自公:退朝而食於家。12委蛇(wēiyí)委蛇:形容自得。

13從者:順者。指順禮者。14衡:橫,逆。與“從者”相對。15折:折斷。

楚子囊圍陳1,會於釦以救之2.

鄭僖公之為大子也,於成之十六年3,與子罕適晉4,不禮焉。又與子豐適楚5,亦不禮焉。及其元年6,朝於晉,子豐欲訴諸晉而廢之7,子罕止之。及將會於釦,子駟相8,又不禮焉。侍者諫,不聽。又諫,殺之。及鄵,子駟使賊夜弑僖公,而以瘧疾赴於諸侯9.簡公生五年10,奉而立之。

1子囊:公子貞,楚令尹。2“會於”句:魯君會晉、宋、陳、衛、曹、莒、邾之君,《傳》蒙經文省略與會之人。3於:在。成:魯成公。4子罕:鄭穆公之子,長僖公三輩。5子豐:亦鄭穆公子。6元年:鄭僖公元年,當魯襄公三年。7訴:告。8子駟:公子釭,鄭穆公子。9“而以”句:向諸侯發出的訃告說,鄭僖公暴病而死。瘧疾:暴病。瘧:通“虐”。暴。10簡公:名嘉。僖公之子。

陳人患楚1.慶虎、慶寅謂楚人曰2:“吾使公子黃往3,而執之4.”楚人從之。二慶使告陳侯於會,曰:“楚人執公子黃矣!君若不來,群臣不忍社稷宗廟5,懼有二圖6.”陳侯逃歸7.

1陳人患楚:因楚圍鄭。2慶虎、慶寅:陳執政大夫。

3公子黃:陳成公子,哀公之弟。4執之:執公子黃。5“群臣”句:謂不忍心讓國家滅亡。6懼有二圖:言將改立國君。7諸侯此會本為救陳,陳侯逃歸,故不書救。

八年春1,王正月,公如晉。

夏,葬鄭僖公。

鄭人侵蔡,獲蔡公子燮2.

季孫宿會晉侯、鄭伯、齊人、宋人、衛人、邾人於邢丘3.

公至自晉。

莒人伐我東鄙。

秋九月,大雩4.

冬,楚公子貞帥師伐鄭。

晉侯使士匄來聘。

1八年:公元前565年。2公子燮:蔡莊公子。3邢丘:晉地,在今河南溫縣東二十裏。4雩(yú):求雨之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