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2 / 2)

11朝:朝廷。12私:小便。13相:扶持盲人的人。14若猶:若,如果。表示假設。若、猶義同。15豈其:豈。千乘之相:指鄭之大臣。此句言宋不為鄭之大臣殺三盜,待樂師得賂為言,而始歸之,是重淫樂之矇而輕大臣。相:泛指大臣。矇:盲人。

夏,齊侯圍成,貳於晉故也1.於是乎城成郛2.

1不畏霸主,故敢伐魯。2城成郛:修築城邑的外城。郛:外城。

秋,邾人伐我南鄙1.使告於晉,晉將為會以討邾、莒2.晉侯有疾,乃止。冬,晉悼公卒,遂不克會。

1“邾人”句:邾亦貳於晉,故伐魯。2“晉將”句:十二、十四年,莒伐魯,故欲討之。

鄭公孫夏如晉奔喪,子焜送葬1.

1子焜(jiǎo):公孫蠆。與公孫夏皆鄭卿。

宋人或得玉1,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2,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3.”稽首而告曰4:“小人懷璧5,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6.”子罕置諸其裏7.使玉人為之攻之8,富而後使複其所9.

1或:有人。2玉人:官名,掌治玉。3人有其寶:各自保有其寶。4稽(qǐ)首:叩首至地。古時最重的跪拜禮。

5“小人”二句:謂卑微者身藏寶器,將為盜所害。6請死:請免於死。7“子罕”句:子罕將他安置在自己的鄉裏。8攻:治。9富:賣玉而致富。複其所:使複歸故裏。

十二月,鄭人奪堵狗之妻1,而歸諸範氏。

1“鄭人”二句:堵狗為堵女父之族人,娶於晉範氏。鄭人誅堵女父,畏堵狗因範氏作亂,故奪其妻歸範氏,使與範氏絕。

十有六年春1,王正月,葬晉悼公。

三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於(溴)[湨]梁2.戊寅3,大夫盟4.

晉人執莒子、邾子以歸5.

齊侯伐我北鄙。

夏,公至自會。

五月甲子6,地震。

叔老會鄭伯、晉荀偃、衛寧殖、宋人伐許。

秋,齊侯伐我北鄙,圍郕7.

大雩8.

冬,叔孫豹如晉。

1十有六年:公元前557年。2湨(jú)梁:湨水的大堤。當在今河南濟源市西。湨水源出濟源市西,東流經孟州市入黃河。湨:原本作溴,據阮元《校勘記》改。3戊寅:二十七日。

4各國之大夫盟。5“晉人”句:莒、邾屢次伐魯。6甲子:十四日。7郕:亦作“成”。魯邑,在今山東寧陽縣東北九十裏。

8雩(yú):求雨之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