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勳聞過則喜的故事
人物
作者:袁呈彥
1978年10月18日,時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的習仲勳給廣東省惠陽地區一名叫麥子燦的幹部複信寫道:
麥子燦同誌:
你九月二十五日的來信很好,對我們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負責幹部目前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見,我表示誠懇接受,並決定將你的來信轉發各地,以便進一步把黨內民主空氣發揚起來。為了更充分地聽取你的意見,現趁劉田夫同誌前來幫助惠陽地委整風之便,委托他和你麵談,並請劉田夫同誌幫助地委切實解決你所反映的問題。
此致
敬禮
習仲勳
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八日
新華社在11月7日的電訊稿中報道:
廣東省惠陽地區一個幹部最近寫了一封信,批評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習仲勳同誌,習仲勳同誌在省革委會上宣讀了這封信。他說,這封信寫得好,還可以寫得重一點。下麵幹部敢講話,這是一種好風氣,應當受到支持和鼓勵。不用怕聽到刺耳的話。寫信的同誌相信我不會打擊報複他,這是對我們的信任。為了活躍黨內民主生活,發揚黨的好傳統,習仲勳同誌建議把這封信和他的複信發給各地委、縣委,提倡這種好風氣。廣東省委常委一致同意習仲勳同誌的意見,認為發揚黨的優良傳統,鼓勵幹部、群眾大膽講話,會給黨內增添新的氣息。
麥子燦在給習仲勳的信中,給習仲勳提了兩條比較尖銳的意見,一是愛聽彙報,愛聽漂亮話,喜歡誇誇其談的人。“你在梅縣、汕頭、惠陽地委常委會上的講話,多次提到惠陽整治潼湖工程不錯,可以受益多少多少畝。這些漂亮的話都是紙上的和口頭上的東西,都是聽彙報得來的。但群眾意見如何,群主(眾)呼聲如何,你有否去聽一聽,是否真正如惠陽地委講的那麼漂亮呢?我勸你認真下去聽聽群眾的意見。”淡澳河工程工期為2年,真實情況是耗資巨大,勞民傷財,惠陽縣附近的幾個公社被搞得傾家蕩產,把耕牛和穀種都賣了。工程應在1976年竣工通水的,至今(1978年10月)還未通水受益。信中呼籲:“要考慮農民眼前的利益,要考慮農民前幾年受林彪、‘四人幫’禍害夠苦的了,要讓農民伸伸腰,偷偷(透透)氣。目前是救民要緊,不要搞那些遠水解不了近火的大工程,不要刮‘共產風’,把生產隊家底搞光了。社員分紅減少,看不到優越性,不願幹,你硬要幹,群眾積極性是發揮不了的。沒有積極性的東西,是肯定搞不好的。使農民收入穩定一段時間,再來大幹,不是更好嗎?淡澳河工程的實踐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現在為什麼要提出潼湖工程呢?淡澳河工程已是騎虎難下,潼湖工程更大,為什麼一定要蠻幹?”麥子燦是惠陽地區檢察分院的幹部,吃住在淡澳河指揮部,既參加挖河勞動,又參與施工管理,應有發言權。二是不重視群眾來信來訪。“我在七月初向你反映了‘官司走後門’、‘營私舞弊’的問題,是牽涉到地、縣委的事情,至今快三個月了,既沒有回音,也未見你轉給有關部門處理,這叫重視來信來訪嗎?”“我看你講的重視群眾來信來訪也是個漂亮話,是句空話!因為你隻講,沒檢查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