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之前有章節說到老李發了些有關做微商就要做人氣的文章,按老李的習慣,文章結尾會放上一鉤子:歡迎交流、直麵拍磚之類的。拍磚的真來了,看架勢是有備而來的,磚頭扔了一大堆呢。一網友看了老李的文章,很來氣,直奔主題就說了,別指望微商還能做出神馬人氣王似的,微商都做到沒朋友了!這下老李開心了,有人接坨當然是好事啦!老李就喜歡幹點有挑戰的事,有人叫板,才過癮呢。正因為老李懂得時下的嚴峻形勢才寫了那些文章啊。時下的形勢嚴峻在哪?一打開朋友圈和空間,全是賣化妝品的。後邊一定會有人上去跟貼提醒,或是警告:煩不煩,屏蔽你得了。然後,另外一個朋友也跟一句,屏蔽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老李覺得這並不是什麼不錯的選擇,因為你在屏蔽的同時也屏蔽掉了其他的可能性。最近兩年,再準確點是2014年以來,空間裏朋友圈裏放眼望去全部成了賣東西的天下,而且,如果你細心一點會發現,在初期的時候賣的東西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但是,現在,幾乎清一色的變成了化妝品,而麵膜尤甚。可謂是有組織有紀律有願景有規劃,雜牌軍一個個倒下,皇家騎士一一出現,帶著不可阻擋的勢頭衝了過來,而且風頭之勁,遠遠超過了培訓人員和直銷人員的刷屏率。於是,你會看到每天都有人在空間或者朋友圈裏分享的內容無外乎:1.養生秘笈,最後不忘推薦一下自己的產品。2.美容秘笈,最後不忘推薦一下自己的產品。3.心靈雞湯,最後不忘喊一下口號,曬一曬自己的成績。4.反擊詆毀,一定會告訴自己,他們錯過了人生最後一班車,他們是嫉妒,最後不忘給自己打打氣。老李曾經給很多企業做過谘詢,各種問題怪相見得多了也就見慣不怪了。有一些曾經深入接觸過培訓和直銷的一部分人,就會發現,大部分賣化妝品的人和做培訓、做直銷的人的心態是完全一樣的,當然,每天分享的東西也都是一樣的,雖然他們標榜自己每天都會進步,但過幾年之後發現,除了錢,他們什麼也沒有進步,當然,大部分的人連錢也進步不了,也會早早的被團隊拋棄。一般來說,會去發第一條第二條的,都是做出一點成績的。而隻發後麵兩種內容的,多半沒有團隊,隻是在單幹,或者就是剛剛起步,沒有一點成績。勤妹子也經常看朋友圈裏那些賣蜂蜜的同行,有的人常年在山裏,也沒什麼培訓機會,從來不參加什麼圈子活動,就是實實在在堅持寫空間日誌,記錄自己的養蜂生活,通過微信分享給朋友圈,原原本本做分享,實實在在賣蜂蜜,而且讓勤妹子學到了很多第一手經驗,勤妹子也為他提供了一些相應的圈子信息,從素昧平生成為了相當靠譜的朋友。勤妹子也不例外,雖然每天都會發內容,也時時不忘推薦自己的產品,但是你很明顯可以感覺到,她是在用心做事,沒有用各種各樣的轉發來騷擾大家,而是自己去查找資料,學習產品的相關知識,然後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注意,是分享。朋友圈本來是可以在這些分享中學到很多知識的。除此之外,還會不斷的分享自己每一天的成長,這個分享不是常見的那種喊喊口號,而是非常具體的,包括每天早起,習慣的養成,學習過程等等,如何如何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創業者的故事。而在互聯網時代,講故事會賦予你的產品更多的意義,產生非常好的效果。所以,生意才會越來越好,不至於做得沒朋友,嗬嗬。老李的朋友圈跟多數人一樣,裏邊也有不少賣麵膜的。當然,很多賣麵膜的主業不是賣麵膜,各行各業上班族,或是全職寶媽。她們以前很喜歡上家或是同行提供的培訓,後來逐漸發現培訓界裏的忽悠太多,讓你防不勝防。她們每天在朋友圈裏轉發的都是什麼內容呢,是與她的主業有關的知識,注意,是知識。這些知識是非常寶貴的,也就是說價值很高。老李想直麵告訴拍磚的朋友,人生很多問題都是由心理上的問題造成的,很多時候隻要心理上的問題解決了,生活學習工作上的諸多問題也相應的就解決掉了。所以,這些內容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即便是麵膜,也可以賦予一些新的含義,如果有強大的知識背景和專業能力。老李要給拍磚者區分一下問題的實質,幾乎相似的是,把微商做到了沒朋友的份上那部分人,都是把注意力全放到怎麼把東西賣出去,而沒有更多的把力氣花在怎樣提高自己,怎樣賦予產品更高的價值。更重要的,如果能夠做到沒有這個產品,每天分享的東西也足夠給人啟發的話,怎麼可能沒朋友。老李告訴勤妹子就是這麼做的,每天隻要做好一件事就好了:提供價值。至於回報,相信吧,一定會有人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