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微商不微 小眾不小(1 / 1)

快過年了,陸陸續續就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回來了。這些天勤妹子和這樣一些朋友約約會、見見麵、聊聊天,不亦樂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勤妹子的小圈子大多聊的一些事業機會,做生意的到了一起繞不開生意經。勤妹子做微商之前,就一企業行政管理人員,別人聊生意還不一定插得上話呢。而今通過一年微商曆練,聊起來還蠻在行的啦。都知道遠離紅海市場,大家聊的比較多的是小眾產品,該如何做市場?勤妹子想想自己做的原生態蜂蜜應該屬於小眾產品,基於此就當然有一些想法……有的朋友一直在傳統產品領域,做的傳統生意,有一套傳統的思維模式。比如,產品為什麼賣不動?業務員和終端店員總是會抱怨,不打廣告,怎麼賣得動。在他們眼中,做廣告就該象飲料企業一樣,大投電視、報紙、公交車身和候車亭燈箱等廣告,讓他們每天上下班路上都能看得到,他們麵對客戶才會信心十足。勤妹子以為,類似自己同行的保健品、滋補品、有機食品等小眾產品,跟差異化程度較低的快消品怎麼一樣呢?勤妹子得心應手的是,自己以產品體驗試銷來尋找小眾人群,所以一有機會就找人品嚐自己的蜂蜜,以及自己製作的各種蜂蜜水果茶飲。小眾產品,隻屬於少數人。將小眾產品進行大眾化傳播,大炮轟蚊子,但凡自己投資的小生意人,是不會花冤枉銀子嚐試浪漫想法的,斷然也不會有人花高昂的大眾廣告成本去找有限的一些目標顧客。除非,在那個行業,潛在購買者們最大的購買障礙就是擔心自己買這個產品後,送人或使用時,別人不知道他的價值,或難以吸引別人的關注,為打消這個障礙,就必須分出一部分預算針對普羅大眾投廣告,讓大家知道,買這個產品的人,注定非同一般。這一點,大夥都比較認同。也就是說,即便如此,如果不是錢多了撐著,對有限目標受眾之外的大眾傳播,也會頗有講究。就象奔馳寶馬,在重要節點也會投放一些大眾報紙廣告或電視節目讚助,可相比它在目標市場投入的廣告、公關、促銷及體驗等活動來說,那些僅是預算的零頭。對於非目標市場的大眾客群知名度,小眾產品的商家們,更願意依靠口碑的累積進行滾動傳播。勤妹子知道,蜂蜜又不是類似可口可樂那樣的大眾快消品,市場操作更注重口碑傳播,人際分享,而不會追求“時時處處看得到、買得到”的密集傳播與密集布點。勤妹子的這些朋友中,有幾個自己創業做生意的做的就是小眾產品,包括奢侈品、有機食品、養生滋補品等,因此共同語言比較多,共同煩惱也自然會有啦,比如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就是如何找到真正購買自己產品的人,特別是抓住那一小部分接受力強、願意迅速嚐試、對別人有示範作用的意見領袖進行快速引爆。她們往往為了找到這些人,並吸引首批顧客嚐試消費,需要以盡可能小的成本大膽試錯,頻繁試錯,比較靈活,在錯誤中積累經驗,然後走向正確。勤妹子在這種場合更多的顯得比較理性,時不時的會把討論引入適度的理性思考。每到眾口一詞的時候,她就會換個角度,話鋒一轉,說,不過,想法不可以太理想化,方法理論化的。要真正找出那些人,知道他們的購買目的與動機,知道他們的購買障礙,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產品推向市場,時間不用太長,配合各種方式,可能比貌似一本正經的問卷調研、焦點訪談等專業手法更實效。信馬由韁,無話不談,談到價格很正常,價格直接關係到利潤,也就是說,對於願意支付較普通產品更高的價格來買小眾產品的客群,購買目的與動機的個性化趨勢很明顯。同樣是送禮,商務送禮和親情送禮選擇的產品會不同,商務送禮重麵子,親情送禮重性價比,勤妹子給自己的蜂產品套餐禮盒起初傾注的更多是親情元素,不過後來還是被商務送禮看好,除了因為性價比,還有就是生態、健康、地方特產、有特色。勤妹子從中受到一點啟發,得出一點體會,小眾產品和微商的重點,賣的就是切身感受,專業術語叫用戶體驗。幾個人聊天,像一首歌,有節奏,有旋律似的,一次又一次的表達著各自的不同經曆和觀點,一次又一次的達成一致,於話於理說著說著又說到了一起。其中不在微商領域做的那位姐也挺懂得其中的各種奧秘,嗬嗬,她覺得在微商領域,商家其實跟目標受眾們的生活是一體的,沒那麼嚴格的買方賣方立場區分,一不小心換個場景買方就成了賣方,同樣賣方也經常有機會以買方的角色出現,這種角色轉換很輕鬆、很自然、很容易實現。喜歡一個產品也很容易,有時就因為小眾媒體上的一篇軟文,讓他們不知不覺的進入故事中;把他們召集在一起,組織一次產品體驗的品鑒會,讓他們親口嚐一嚐,摸一摸、看一看,條件好一些的時候還能再聽聽專家和名人品評推薦一番,一切水到渠成,一切歸於生活。當有人提及勤妹子因為做微商讓自己從一個無名小卒變得小有名氣的時候,勤妹子頭腦還算清醒,告訴對方其實小眾產品並不需要刻意追求大眾市場的知名度,如果日積月累,口碑能夠從小眾客群圈子裏傳到了大眾人群中,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兒了,隻要做好本分,一切隨之而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