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微工匠(1 / 2)

勤妹子受到公司深入推行極致工匠精神的鼓舞,突然迷上了手工皂。自從跟小夥伴整了一個像模像樣的工作室,就把雙休都泡在手工皂坊裏了。“香樟”是勤妹子和她的小夥伴製作出來的第一塊手工皂的名字,因為這塊肥皂不同於傳統的工業化香皂,它被稱作“手工皂”。在率先體驗過的人都會對這樣一塊叫“香樟”的肥皂產生迷戀,這塊肥皂甚至成為贈送親朋好友的佳品。基於不增加人體負擔,不造成環境汙染的思想理念,香樟肥皂純手工,純天然製造,不碰化學添加物,也沒有多餘的包裝與綴飾,簡單而樸實。但就是這樣的一種簡單信念,在勤妹子的朋友圈很快受到關注。在圈子內,同香樟一樣,以一塊純天然、無汙染的小小手工皂開拓市場的微商也如雨後春筍般。在環保大潮風行的當下,手工皂以“健康、環保、時尚”的獨特品質正受到越來越多現代人的青睞,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洗滌用品,大有取代洗麵奶和沐浴露之勢。甚至有企業企圖借助這一塊小小的手工皂對被大品牌快消品巨頭統領的日化品天下,撕出一道口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手工皂,是一種天然的清潔產品,由甘油、植物油等原料製成,對皮膚的養護作用尤為突出,可根據不同的膚質製成不同的產品。既可用作洗麵、卸妝,又可用作沐浴。與傳統香皂不同,手工皂應用天然優質食用植物油,經過手工製作,1個月至一個半月甚至更長的成熟時間才能夠使用,手工冷製皂最大限度保留了天然植物油的精華成分,對皮膚具有保養作用。除此之外,鮮亮的色彩、奇異的造型也吸引了眾多用戶的喜愛。蘆薈、薰衣草、洋甘菊、香橙、黃瓜、檀香、玫瑰等各種植物精油製成的手工精油皂應有盡有。在國內,手工皂累積了一大群被稱之為“皂孽”的粉絲。這些?“皂孽”拒絕沐浴乳、潔麵乳等現代工業產品對肌膚的侵蝕,堅持使用純天然的手工皂。在北京、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皂孽”大有人在。手工皂不僅對皮膚具有不錯的保養功效,而且還有利於環保。手工皂的原料為純天然,沒有多餘的化學物質。此外,與化學清潔劑不同,手工皂在使用後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手工皂與水接觸24小時後,會被細菌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避免了對環境的汙染。勤妹子開始著迷地學習手工皂知識和工藝,海量信息表明,手工皂在國外市場以及港台地區早已成熟,一直受到這些地區人們的追捧和喜愛。而在中國市場,手工皂市場還處於發展培育期。但近年來國內興起的環保風潮,使得人們越來越排斥添加有大量化工添加劑的日化用品。從近一兩年表現來看,手工皂在中國日化市場已得到快速發展,成為一個極具潛力的藍海品類。勤妹子在淘寶上搜索了一下,僅“美白類手工皂”就有324945個,而其他精油類、祛痘類、玫瑰類、補水控油類……品種細分達幾十種之多,每塊手工皂10-100元價格不等。如今手工皂的保養領域亦早已不僅僅局限於臉部,甚至擴展到洗發、沐浴等等。勤妹子意識到,盡管市場空間廣闊,但當前對於手工皂經營來說,還需要麵對市場成長的問題。朋友圈的反饋也是如此,手工皂本身是一種生活必需品,但是它的價格要比洗麵奶高,所以隻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接受。因此,目前來說,手工皂還是少數人的潮流。手工皂這個產品還處於市場導入期階段,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培育市場。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對手工皂概念的不清楚。很多人對於手工皂與傳統香皂的區別還沒有很好地認識,國內消費者對皂的知識還停留在香皂的階段。勤妹子記得曾經在朋友圈看過一個段子,貌似一個關於手工皂的一個笑話:消費者對售貨員說,當年我用皂的時候,你告訴我要用洗麵奶;如今我用了洗麵奶這麼多年了,你又讓我來用皂,那我到底該用什麼?在洗麵奶的大力普及下,人們對於香皂的認識已經停留在“堿性太大,對皮膚有損傷”的認識上,對於手工皂與香皂的區別並沒有很好地了解。大家會認為手工皂就是肥皂,這是一種不準確的認識,其實手工皂最大的核心價值在於它的天然無汙害。除此之外,用戶對於手工皂和洗麵奶的區別也不夠深。有資料記錄了目前國內人群在洗臉洗澡時的用水占到總用水量的27.8%,這部分水如果是用洗麵奶或者其他含有化學成分的清潔用品清洗後,是沒法再用的。但是如果使用手工皂,這部分清潔用水就可以經過簡單處理循環再用,但是目前大家還沒有意識這些問題。勤妹子認為這是最大的問題,如果大家都能意識到這點,那對手工皂行業的推動有很大的幫助。在當前的國內手工皂領域,一些來自國外的高端品牌主要麵向高端客戶,屬於皂類奢侈品,在功能上也不及其他功能性清潔產品,市場較為狹窄。而一些小品牌手工皂產品在質量上還得不到消費者的信任,價格上也無較大優勢。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寶潔等快速消費品巨頭公司還未進入手工皂領域,為國內手工皂品牌留下了一定的品牌成長期。很多品牌希望在這段市場空白期能夠迅速占領市場製高點。作為一個微商,更多的是新事物的探索者、體驗者、分享者,盡管發展勢頭不錯,但是手工皂在國內的市場還是有點亂,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勤妹子跟業內專業人士交流,了解到如今在國內還沒有關於手工皂的行業標準,究竟甘油含量達到多少、PH值在什麼範圍內才能算手工皂,都沒有統一標準。而且手工皂目前在國內沒有設定準入門檻,雖然也有一些好的產品,但初涉獵此領域的“皂孽”們很難準確判斷優劣。有皮膚科醫生說,由於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臨床收治不少用手工皂用出皮膚受損的病人。可以想象,如果消費者對手工皂的了解僅限於看圖、看文的話,所買到手的到底是何物、效果如何、有無毒副作用,很多時候確實是難以辨別的。盡管如此,勤妹子以一種工匠精神的態度,還是堅持看好這一塊不一樣的皂皂。覺得在當下的社會中,大家越來越追求個性化消費,而個性化消費的比例也會原來越高,玩這個是完全可以有所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