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糾結沒玩(1 / 1)

去年,老李的名片背麵,二維碼邊上印有一句話:O2O,讓品牌成功更簡單。最新版本的名片這句話沒了,不是說這句話不管用了,而是隨之而來的各種糾結,就把那句話拿掉了。其實,毋容置疑,O2O這個行業還算是最接地氣的一個互聯網行業了,因為其他的互聯網公司競爭都是網上罵架,現實官司,基本還是比較斯文的pk,隻有O2O讓人經常能聽到肉搏的消息。不過,照某些玩法,O2O也許是快要完蛋了。老李並不想唱衰O2O,但是,似乎覺得可以適當淡化O2O概念,去擁抱互聯網全行業,而非垂直O2O。有朋友出來辯解,為什麼還沒有起來就已經轉型了呢?老李的分析判斷是,O2O變得不行的原因,可能因為大家做的其實都是通路商吧,換句話說就是服務渠道,因為這個領域毛利不是那麼高,非要以O2O的名義搞成上門服務還又便宜又好,那是反商業反人類的,試想想,服務人員也是人啊,拖著大箱子到處坐公交給你一分錢做指甲那就是慘無人道啊。換句話說,O2O要做的是貴,而不是便宜,若是你要當屌絲你就該跑出去吃飯,上門送餐那是給白領的,至於上門美容,那是給白富美的,額外上門服務費還不能低,起碼多給個幾百,這樣服務的人也有麵子。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為了百十塊錢,被一群屌絲客戶呼來喊去的。所以大家發現,隻要促銷“福利”一停,用戶接著就和死了一樣,再也不玩了。應該注意到了吧,滴滴的戰略,雖然是從屌絲打車中切入的,但最後轉型的主營業務還是專車服務,通過大規模的打車用戶基礎,篩選出了更高付費的專車用戶,把為自己成功付出艱辛努力的出租車行業毀的一塌糊塗,讓黑車行業終於可見天日。在這一點上,還沒有什麼O2O公司能看懂學明白,他們隻學會了一開始補貼的邏輯,補貼完了之後幹嘛,就不知道了,以為用戶隻要下載了,就是我的用戶,隻要使用了,以後就會經常來。這就是一些普通互聯網從業者非常天真所在,他們不知道用戶很懶,也不知道用戶會經常換手機什麼的,他們以為還是在電腦端,裝了之後每天彈窗就可以了。傳統行業很精的一批人其實就是在賺O2O燒的錢,不管是補貼還是刷單,賺的盤滿缽滿,為了更好的完成KPI,這些O2O把目光投向了沒有錢但是數量巨大的學生群體,和沒有什麼需求但很喜歡占便宜的老年人群體,燒出了大量短期內沒用的用戶,如果能有幸堅持到這些學生三十而立沒準還有機會,可惜的是你很難保證在這麼多年內他換了這麼多部手機還能有你的身影。假如,老李謹慎地說假如,O2O做不成了呢,之前投資做不成,現在合並也做不成,做成的業務都和O2O沒什麼鳥關係,基本都是從O2O弄了用戶然後嫁接了其他的服務,活著還可以,作為生意,作為商業模式是講不通的。講不通那就隻好動手了,和古惑仔差不多了。呈現在客戶麵前的是,你必須上我們家的團購咯,相信你不上就揍你麼,信不信你還不能上其他家的團購,你要上了,我也揍你,還要揍其他家......有點誇張,是有點誇張了,不過有助於說明問題啊。若是問老李這事腫麼辦,這真是沒辦法啊。。你能怎麼辦,出生的時候就錯了,總不能再長成對的。所以,從糾結中走出來仔細看看,基本都是傳統企業然後互聯網+一下,升級本來的業務然後收費更貴了,以自營為核心加外賣和服務。有人說,那麼肯德基送餐呢?肯德基送餐也不例外啊,隻不過以前是電話,現在是微信。肯德基送餐的邏輯是什麼?加七塊錢送餐費啊,親,你見過肯德基說外賣還要發福利補貼20塊錢的麼?所以強需求+自營+高收費,還有機會,搞福利補貼什麼的套路,應該是沒啥戲了。所以,移動互聯網時代也罷,O2O也罷,扒開了,看清內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