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更新了。老李縱觀近年來微商發展的軌跡,似乎覺得微商已經不是那個微商。
老李見證勤妹子作為中國第一代微商,親曆了微商發展起伏輾轉四五年。
自2012年4月19日,微信發布4.0版本中更新了朋友圈功能。這一通過發表文字、圖片,評論、點讚以及分享文章的功能,一經推出迅速被一些營銷人士所利用,至此,以朋友圈代購為代表的微商開始盛行,估計微信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個簡單的朋友圈功能竟然會成為無數草根創業致富的沃土,成就了無數草根品牌的崛起,並承載了下一個淘寶的厚望。
經過2013年的暴力成長,在媒體的推波助瀾和社會輿論的巨大爭議裏,2014年“微商熱”幾乎達到了頂峰。根據百度數據顯示,2014年微商指數逐月提升,至下半年,各類微商大會將微商指數推向高峰。但伴隨著微商成功學故事而來的,更多的是對微商生態的質疑及模式爭論。這一瘋狂的高增長模式終於在2015年5月迎來了拐點。隨著央視對微商涉嫌造假、傳銷的連篇累牘的追蹤報道和商務部下發的《無店鋪零售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政策規範,微商業績開始出現“斷崖式”下滑,團隊分崩離析,品牌一夜之間灰飛煙滅的比比皆是。經過四五個月的休整調息,微商開始步入正軌。
微商是微信發展特定時期下的產物,前期微商的成長大多依附於微信的社交紅利。微信可以摒棄微商大力發展O2O,完善商業生態的布局,但微商一旦離開微信,猶如失去了左膀右臂,由於微信的封閉性和信息接收的精準性,成了天然的營銷利器。
如果沒有iPhone,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進程可能要延緩3-5年,如果沒有微信微商的成長也不會如此迅速。微商暴力刷屏的時代已經結束,零售方式基於社交信任而變革,技術紅利,或者信息不對稱紅利時代,都將成為過去,在扁平化的微信渠道上,商戶與消費者聯係會更緊密。
微商的成功應該更多的歸結於社交媒體的成功,信任是其最原始的基礎,微商通過微信、微博、其他社交平台以及APP應用等工具所建立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迅速打開了銷售渠道。
回首微商成長的四個階段來看:
始於品牌,亂於個人,興於社群,重構於平台。
階段一、個人微商(俗稱朋友圈微商):即以代購,朋友圈賣貨為主,代表產品為奶粉、麵膜、奢侈品等。部分微商複製品牌微商的代理模式,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暴利刷屏,攪亂市場。
階段二、品牌微商:微商概念始於一些美妝品牌,比如俏十歲、思埠等采用朋友圈作為銷售渠道,結合傳統代理製進行銷售管控,後被稱為微商模式。
階段三、社群微商:由某個群體內的意見領袖發起,以興趣點或某種情感共鳴形成的在線社群,通過有主題的運營,轉換粉絲為消費者而實現變現。如:大熊會、觸電會、匡扶會等。
階段四、平台微商:微盟萌店、口袋購物等平台微商開始崛起,商品朝多元化發展,平台微商解決了貨源,交易機製、信任機製以及消費者保障等核心交易問題。
其實,微商和淘寶是兼容並存的。
淘寶做的是流量生意,微商做的是熟人生意。隨著中產階層的崛起,專業電商平台的茁壯成長,商家開店的營銷成本越來越高,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升級,低價、低質、高頻的產品不再為消費者首先,淘寶的黃金時代也將漸漸走進尾聲。“去中心化”的平台微商開始登上曆史舞台。
而初生牛犢的微商雖然勢頭猛進但又不可能取代淘寶,首先在知名度上麵臨小眾圈子,流量不足的問題;其次在在銷售額、GMV上還沒發和淘寶及其它老牌電商相媲美;再次微商在交易閉環、維權方麵還有待完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微商也會麵臨著和其它電商同樣的售假問題。
但微商厲害之處在於很多沒有人力、財力的小賣家隻要憑借一部智能手機,下載一個開店的APP就可以玩得風生水起,不管你是街道阿姨還是在校學生,上班白領廣場大媽,都可以在這裏紮根。一旦圍繞這樣的群體生態形成,將會迎來革命性的變革。別忘了當年淘寶就是依靠小賣家一步步登上電商界的頂峰的,直到登陸紐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