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財經論壇
作者:陳筱麗
【摘要】內部審計是企業日常經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為加快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的內部審計逐步發展,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一定程度上也突顯了企業管理中的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內部審計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內部審計問題對策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有利於建立健全內部約束機製,為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並有利於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同時,有效的內部審計工作有利於實現企業的整體利益,提高企業在日益複雜的市場中的競爭力。當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不少問題,如人員素質較低等,使現代企業對內部審計的期望無法達到,因而對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並提出相應的對策意義重大。
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審計部門的問題
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不足是導致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中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審計過程中存在滿足於賬麵平不平、數字準不準、對有沒有“小金庫”、賬外賬的情況審計力度不夠;對牽涉到外地、外單位的業務,考慮到審計成本、企業內部領導因素,審計不夠充分;在審計過程中,存在“專揀軟的捏”的現象,對有權有勢的領導,問題再大也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等。
2、企業內部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原始憑證不合規:原始發票要素不全,缺少物品名稱、數量及單價;原始發票金額有誤。第二,低值易耗品購置費中列支購置固定資產的開支。第三,費用開支沒有正規發票作為原始憑證,用非稅務機關開具的收據入賬。比如:用郵寄信函、訂閱報刊而由郵政部門開具的普通收據入賬;異地訂購書籍、雜誌,用訂單的彙款回執作為入賬憑證;用購物小票作為原始憑證入賬等。第四,發票使用不正確。如發生的有關費用,用勞務發票。第五,應收款、備用金的核算存在問題較為突出,具體表現為:其他應收款、備用金餘額較大,長期未清的筆數較多。
3、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工資核算不規範,該通過工資科目核算的內容沒有通過工資科目;濫發獎金現象比較突出,返聘人員勞務費支出隨意列支,成本支出失控。第二,對材料收、發、存核算不夠及時,相關部門的資料不能及時傳遞至財務部門,影響材料核算和財務賬務處理的及時性,造成大量的暫估和在途材料。第三,對收入及費用的配比不準確,沒能按照權責發生進行細分,如對收入與支出的核算未進行細分,單個項目核算等。
4、企業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
第一,采購與付款控製。采購沒有分設不相容崗位,采購不能既請款又決定采購,既詢價又確定供應商,同時又驗收入庫。第二,企業內控環境缺乏。企業內控製度的軟肋是內控環境與文化,體現在集體作弊,“一把手”權力過於集中兩方麵;如果把內控建設隻設定在基層製度的部門建設方麵,可能會導致效果不佳。第三,內部控製認識上的偏差:一是重合法合規性控製,輕效率效益性控製。在內部人員的意識中隻要企業合法經營、沒有個人腐敗行為就行了,不重視企業經營情況、資產使用效率效益。二是重會計控製,輕管理控製。現有的內部控製製度主要集中在財務控製上,但是企業控製應該是全方位的、有係統的內部控製,而不是將內部控製僅僅側重於財務人員。三是重建設,輕執行。僅將製度留於形式,做表麵文章,且存在領導帶頭不執行等現象。四是重硬控製,輕軟控製。內部控製重於業務流程上的控製,缺乏對企業內部控製環境的培養,各階層人員沒有形成一致的控製理念,自覺、主動接收監督的意識並沒有形成。五是重他控,輕自控。企業往往不關注內部發現的問題,對問題采取包容、回避的態度,有的甚至是領導人直接下命令執行的違規行為。六是重形式,輕職能。有的單位將內部審計工作放在財務部門,有的放在監察部門,內部審計部門形同虛設,無知無權,影響審計的權威、獨立與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