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1 / 1)

話說上古時期,萬物寂滅,天地混沌,唯日月高懸。久而久之,由日之陽氣幻化出碧簫,此簫於萬物之前出世,凝結萬物本源之靈,通體晶瑩,呈現草木精華之綠,觸手溫涼,內裏卻暗藏日之灼熱;而月之陰氣則幻化出瑤琴,聚集世間萬物之香,月華玉魄,皎皎之光塑其外,盈盈之秀鬱其中。就這樣,碧簫瑤琴吸取天地靈氣,漸漸由虛幻之形轉為實體之物。

此間數億萬年,天地分開,滄海桑田,神妖人三界逐步成形。由於某次補天事件,原本盛放碧霄與瑤琴的玉石無意中合二為一,陰陽相交,寒熱混雜,互生互克,永不停息,竟連無邊無極的天空也難以融合它以作己用,便遺落荒山,長久留存,後被仙人發現取名三生,當然這是後話了。一日,一對雙修的仙人路遇此山,見琴簫精致,鬼斧神工,不似人力所為,留在荒山實屬暴殄天物,便各執一物攜手飄然而去。

彼時天宮寂然無聲,並無絲竹管弦之聲,下界俗物又難登天際,連溪聲鳥鳴也是不曾有的,真真是落根針都能聽見。沐浴愛河的人情感朝夕萬變,又怎耐得住如斯死寂?說來也巧,自二仙將琴簫帶回宮中,皆愛不釋手,日日不曾離身,分離了數億年的琴簫亦日日相處。本就是靈物,在二仙身邊朝夕相對,耳濡目染,一次在二仙情動時,發出錚錚之音。這可驚動了二仙,雖說神仙是不會輕易害羞的,但這已經不是電燈泡的問題了,要知道在天宮聽到除了自己的心跳聲之外的其它聲音不外乎天籟之音,更何況本就是勝似天籟之音的數億萬年才吭了的一聲。二仙急忙探尋源頭,才發現琴簫能發聲,不僅能模擬自然萬物之音,而且能傳情達意,俱都喜上心頭。幾天中,潛心鑽研聲樂之道,一時間天宮熱鬧非凡,先不說每日前來探寶之仙絡繹不絕,平靜許久的天宮掀起一股琴簫之風。眾仙都仿照琴簫的模樣自製一把隨身佩帶,逢仙就吹上一聲或撥上一聲,後來更是由一名大意的仙使傳播下凡,普及了三界。

話再說回來,仿製之物美而美之卻少了其神其韻,音色也與原物難以相較,再加上二仙情投意合,默契十足,一彈一吹,真真繞梁三日,讓仙心神具醉。物以稀為貴,因此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仙中亦不乏羨慕嫉妒之人,然都畏懼二仙高深的法力和上古之神的威名,不敢下手。直到——妖帝寂滅無意中聽聞此事,趁二仙遊戲凡塵之際,設下陷阱,意欲搶奪琴簫。那日——

天日晴好,鳥語花開,溪水潺潺,二仙正沉溺聲樂,妖帝攜部下驟然而至,奏的正是二人新編曲目名喚《相思引》,一曲未完殺機已現。奈何裏應外合,被仙僚下入鴆毒,又遭眾妖圍堵,先前聲樂之境忘我中又誤入幻境,漸漸落於下風。

上神:“寂滅,我知你為何而來,然這一琴一簫本非俗物,自有靈性,我怎忍他們落入你手。你放了古薰,我和你單打獨鬥,若我輸了,便心甘情願奉上手中靈物。”古薰神女聞言,渾身一震,瞬時湧上淒然之色,。

另一邊寂滅邪魅一笑,單手拈花,緩緩啟唇:“水行上神可真自信,自是靈物豈可作為賭注?”言罷一股澎湃的妖力便襲向二仙,二仙此刻毒已發作,全盛時期尚能接下妖帝這全力一擊,但無奈現在已是強弩之末。水行上神與古薰神女默契地轉過頭望向對方,微微地笑了。下一瞬,天上下起了亙古罕有的流星雨,光華璀璨,如星光隕落,確是二仙自毀仙體,合力反擊所致。普通仙家自毀形體釋放的力量足以撼山動地,更何況是兩位上神同時暴發的仙力,當即妖帝口吐鮮血,重傷墜落。此間,古薰與水行的神識無所依附,唯有身邊琴簫非凡品,自然各進入琴簫之中。寂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強撐著以本源妖力襲向二物,從此沉睡。水行在神識沉睡前驅動碧簫替古薰擋下攻擊,也因此神識受損,混入妖力,碧簫中呈現一縷紫芒,再不似以往純淨,琴簫也墜入凡間。

當此時,天地震動,天君命人調查,得知結果大為驚怒,自天宮存在之日起便由二仙守護,與妖界各執一方,如今平衡打破,若妖帝率先清醒,則神界危矣。天君忙召集眾仙商量之下決定將《相思引》隱於玉石上,並將當日仙界內應主使剝去仙身,隨玉被貶下凡,希望孕育琴簫的玉石能引來琴簫,更希望《相思引》上的情意能喚醒二仙,早日重返天宮。

偌大天宮,徒留天君一聲歎:“琴簫遊離三界之外,此番入世,怕是誰也難料命運如何,實屬異數啊。”

------題外話------

第一次寫小說,純屬嚐試,請大家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