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一邊選著,心裏一邊高興,來這麼多天終於可以休息一天,明日一概不安排,公子終於同意上街走走。不過他突然看到一份拜帖,急忙說道:“公子,出來了,你說要等的名字 出來了,說要接您到他府上,這個,要不要安排明天啊。”
王旁聽見蔡京這麼說,放下手中茶盞走到近前,拜帖上的確寫著王旁囑咐蔡京留意的,正是國相梁乙埋。
眼看到西夏以後,王旁見的人物等級越來越高,雖然以漢人為主,但偶爾也有一兩個西夏官員,比如葉悖麻、仁多保忠,還有複姓嵬名的。看來不管是野利家族,還是沒藏家族,經過兩場內亂,在西夏朝廷勢力範圍中人氣大傷。不過隨著王旁的名字,在西夏官場中的傳說,梁乙埋和梁落瑤都坐不住了。
梁落瑤和梁乙埋,本來都一位李錫哩會乖乖的送王旁來,卻沒想到王旁到了西夏,隻是正常文化交流,卻不來拜見權勢,倒是這些官員有的跑去見王旁,梁落瑤越來越好奇。梁乙埋越來越氣惱。
如果王旁來到西夏直接送到他們手上,不會有什麼影響,而眼下這位外來人竟隻用了不到一個月,便在西夏有了些小名氣,梁乙埋反而不好下手,更何況自己妹妹發話了,你去見見這個王旁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因何不來拜見本尊。
梁乙埋問自己的皇後妹妹:“此人如此不敬,要不要?……”
皇後妹妹一瞪眼,梁乙埋隻要灰頭土臉的去給王旁送拜帖。
王旁看見拜帖,冷笑一下,對蔡京說:“明日按咱說的,我帶你逛逛此地。這為梁乙埋國相的,不見第三封不安排。”
蔡京瞪大眼睛:“公子,這可是夏國的國相啊。”
哈哈,國相怕什麼,手下敗將。王旁心裏這麼想著,更何況這國相已經開始送拜帖,就是他有壓力,何不讓他壓力再大點呢。
放鬆心情好好休息一日,再見這國相之前,王旁要好好的看一看西夏。
西夏的帝都是參照宋朝的建築模式修建的,直接受到唐代長安與北宋開封城的布局影響,城呈長方形,周18餘裏,護城河闊10丈;南北各二門,東西各一門;道路成方格形,街道較寬,有崇義等二十餘街坊。
蔡京在街上轉是看新奇,這建築倒是引不起他太大興趣,他忽然見那麼多奇裝異服的西夏人,偷偷笑滿街西夏人特殊的頭型。不過好在此地漢人也占一定比例,他二人才不至於在這環境中顯得異類。
王旁倒是沒有注意到這些,這興慶府有一定規模的皇城,城中皇家的宮殿園林占有很大麵積;以皇城為中心,周圍的官署,藩漢學院,各式寺廟順勢而建立。王旁發現,興慶府中的宗教場所非常多。這大概是因為沒藏皇太後生前篤信佛教,而李諒祚也是拜佛之人。
皇城再向外城走,作坊因市而生,酒樓沿街而興,平房繞宮而建而一般居民則密集分布於數十個街坊之內,均為低矮的土屋或土板屋。
王旁倒是對這些建築興趣不大;也對那些蔡京這個宋朝人看來,是異域的服飾也沒太大興趣。他在市集中閑逛,能引起他興趣的看點,自然不在服裝和建築上。在街上西夏有一種店鋪,專門賣些刀,劍等兵器。
在宋朝刀劍屬於管製,而且當街隨身帶刀佩劍的人很少,鐵匠鋪前麵擺上刀劍的更少。但在此地不同,鐵匠鋪前麵的櫃台上,擺放著各式的刀劍,走到店鋪附近,就可以聽到,叮叮當當打鐵的聲音。很顯然在門店鋪麵後麵,就是熱火朝天的打鐵爐。
西夏人好勇鬥狠,尤其刀劍並不管製,街上常有帶刀佩劍的人。從這點看難怪梁乙埋當年在開封,隨身帶著鬆文劍。王旁這麼想著,腳步在鐵匠鋪前停下,他看著櫃台上擺放的刀劍,隨便拿起一把來看看。
掌櫃見是王旁二人在看刀,連忙殷勤招呼王旁看櫃上的貨物:“這公子,一看您就識貨,這把刀可是好鋼。”他指著王旁手上剛剛拿起的一把刀說到。
王旁也看出此刀不同,剛要問價格,身邊過來幾個西夏人,其中一個禿頭,帶著毛氈小帽,鬢角留發,兩個大大的耳環。他撇著嘴近前,看看王旁的刀說道:“這把多少兩銀子,我要了!”
王旁見這人短眉小眼,窄鼻梁,鷹鉤鼻子,高顴骨;揣著袖子,探著身子看他手中的刀,心中沒什麼好感,正要放下刀轉身就走。忽聽掌櫃說道:“哎呦,籍辣公子,真是不好意思,這把刀這位公子已經付完銀子了。”
那人看看王旁,轉過頭惡狠狠的對掌櫃說道:“賀老頭,我警告你,你別以為你不賣我好刀,我拿你沒辦法。”
姓賀的掌櫃五十多歲,忙賠著笑說道:“公子說哪去了,眼下這把刀真的賣給公子了。”
說罷對王旁揮手說道:“公子既已付了銀子,快快拿走。”
蔡京看看王旁,王旁看看手中刀,心中疑惑,這打托也沒白送的,這刀倒是好刀,無奈自己對兵器了解甚少,這裏莫非有什麼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