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西夏得良匠(2 / 2)

“這我就不明白了,這刀怎麼會落在賀公之手。”王旁不解的問道

“你可知道修建皇陵的人,都是會連同不能麵世的皇家秘密一起陪葬的。有一些人會提前安排好家中事,這刀也是陪葬。沒藏皇後並非死於仇殺,她是中毒而死,死時候手中緊緊握著這刀。”

“皇陵修到最關鍵的位置,負責修建的都會給自己留後路,一些家屬會得到安撫,我父親就負責這事。但到最後我父親也不能離開皇陵。最後一次見到他時候,他就是安撫這些人家屬,給些金銀好謀生,父親給我留下這刀,他總覺得這刀有問題。至於他怎麼到手的我也不知道。”

王旁拿起刀看了看,賀行遠嗬嗬一笑:“這刀沒什麼,也許當時皇後中毒太難受了,想自己了斷也說不定。”

王旁心想,這倒是又驚險又蹊蹺,難道跟那倚天屠龍記裏麵的刀一樣,藏著什麼秘密?想必賀行遠這樣的古人未必想到刀劍之中還加藏這什麼。不過王旁也想吐槽一下金大俠,這鍛造工藝來看,千錘百煉的刀燒的火熱捶打的時候,夾什麼也都燒壞了。也許賀行遠說的對,這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賀行遠不想把這刀再賣給西夏人,免得更生事端。

王旁見賀行遠喝的正酣,臉色已經紅彤彤,眼睛略顯迷離,恐他喝的再多,於是說到:“今日有幸,蒙賀公如此信任,不知道在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地方。”

賀行遠笑道:“我這歲數別無所求,就想過些安生日子,近日想關了這店鋪回中原去。犬子賀鑄也到了念書的年紀,公子大名我早已聽說,沒想到今日竟有緣相見。也聽說王公子是在用人之際,我就這點能夠辨石的本事,不知道能否追隨公子。”

王旁一聽心中一動,這辨石的本事可不一般,人常說千錘百煉成鋼,但不是所有鐵都能成鋼,西夏人的兵器之所以精良,就在於打鐵的石和煉鋼的石是有區別,有的時候運石不方便,西夏人到了宋國發現好石,常就地鑄造,然後再回西夏加工。這些王旁是聽說過的,但具體自己也是外行,看這賀行遠是忠厚之人,又是宋人後裔,王旁當然願意。

王旁忙施禮到:“多謝賀掌櫃相助,我正恐請不動掌櫃,不過在下此行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動身回宋國,萬一有閃失怕耽誤了掌櫃。”

賀行遠說道:“公子說的什麼話,反正我也打算關了鋪子回宋國的,既然公子肯收留,我就回去盤了鋪子,帶著犬子跟隨公子。”

王旁見他隻說父子二人不禁問道:“難道賀掌櫃夫人不同行嗎?”

賀行遠淒然一笑:“這夏國不信醫藥,若是生病都是靠占卜,巫術。我那娘子早病去了,現在犬子七八歲,夏國能夠上學院的都是藩漢官員後裔,一般家庭孩子是沒法上學,我不想他跟我學這手藝。也是想會宋國的原因。”

王旁想起路上幾乎見不到藥鋪,心理明白賀行遠所說屬實,多個幫手也好。再說這賀行遠對西夏風俗很了解,正好身邊需要這樣的人,見酒喝的差不多,王旁說道:“酒今天不喝了,咱們回宋國以後,我再請賀掌櫃好好喝”說完命小二上壺好茶。

說是好茶,品色也很一般,王旁和賀掌櫃聊起茶得知,西夏並不產茶葉,但因西夏人的餐食都是肉類,茶又是必須品,所以茶不但貴,而且常常買不到。有些人到川蜀之地去購茶或者用馬易茶。

這件事當初宋仁宗也對王旁講過,還曾提示王旁若是茶做的好,可以去易馬,但關陝之地無榷場可交易,而且從建州運茶到夏國,路途過於遙遠。聽說川蜀之地,王旁忽然頭腦中閃過,茶馬古道。

所謂茶馬古道,實際上就是一條地道的馬幫之路。在古道上是成千上萬辛勤的馬幫,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在風餐露宿的艱難行程中,用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穀的寧靜,開辟了一條通往域外的經貿之路。

而對於王旁來說,一礦一茶這兩線資源,無意西夏買刀風波,竟得到賀行遠這個幫手,收獲很大。然而賀行遠對王旁的相助,遠遠不僅於此。

他們二位酒樓飲酒,黃雀在後跟著王旁的漫咩手下,見王旁酒樓飲酒,於是跟著蔡京來到管驛,打聽到這二位的來曆回去稟報了漫大人。漫大人聽完,又聽說國相梁乙埋邀請王旁,王旁未理會之事,決定搶在國相之前要會一會王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