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諒祚站在渭州這座城堡的城頭之上,看著角廝羅的部隊如退潮般慢慢褪去,他和漫咩這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李諒祚心中佩服漫咩的先見之明,於是感激的說到:“此番多虧漫將軍,提前在這裏做了準備,不然真是我命休矣,西夏危矣~”
漫咩見李諒祚這麼說,眼看著角廝羅的部隊撤了兵,見時機成熟於是從懷著掏出一封書信,雙手遞給李諒祚。
李諒祚不知道漫咩所遞是何信,此時他已經杯弓蛇影,真擔心是什麼壞消息,打開一看,竟然是王旁寫給漫咩。建議漫咩發兵路上提前擇地預先設防。
李諒祚看罷此信,突然哈哈大笑,笑中自有無奈之情,笑罷李諒祚仰天長歎:“想不到竟是王旁救了我一命!”此時他已經對王旁心悅誠服,想著前兩次無誠意暗自愧疚,事已至此願賭服輸,隻等回到西夏對通商之事好好聽聽王旁的計議。
他想的很好,卻不知道興慶府之內也在醞釀一場血雨腥風。李諒祚兵敗的消息傳到了興慶府,興慶府的街頭到處都是翊衛司的部隊。籍辣慶帶人到邸店找王旁,打算拘禁王旁的時候,王旁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連同他的兩個侍衛出了興慶府。
王旁並沒走遠,誰也想不到,他就在興慶府外不遠的承天寺塔內,承天寺塔是在一座禪院之內,這座外觀十三層、內十一層的磚樓閣式塔,呈八角形。微風吹來,塔鈴叮當,愈顯出禪院的幽靜。登塔眺望,興慶府全貌盡收眼底。
西夏人自李元昊以來篤信佛教,這裏是賀行遠的幾個徒弟為王旁安排的最好的避身之所。王旁掐著手指頭估算著李諒祚就快回來了。
此時皇宮之內梁珞瑤聽到消息,她剛要傳懿旨召集群臣,卻見漫常突然闖進福寧宮。梁珞瑤看見漫常擅闖有些惱火,剛要發怒卻聽漫常說到:“啟稟皇後,興慶府城中大亂,翊衛司籍辣雷帶兵關上了城門,為了保護皇後和太子的安危,臣已經命令封鎖了內宮。現在就請皇後移駕到潛龍宮照顧太子。”
梁珞瑤一聽太子在漫常手上,肺管都要氣炸了,沒有太子她拿什麼詔令西夏群臣,這個國相爺和籍辣雷關鍵時刻都死哪去了。
國相爺梁乙埋,此時正被李錫哩監視著,王旁不斷的暗示,李錫哩再傻也知道皇上不在興慶府,而且發兵大敗。眼下看住國相爺的任務就成了李錫哩的工作要點。
現在隻有籍辣雷傻嗬嗬等著皇宮內配合的,帶兵關上了興慶府的城門,站在城頭之上,他正洋洋得意的看著李諒祚的殘軍由遠而近列於城下。
漫咩衝到陣前對著城頭高喊:“聖駕班師回朝,為何大關城門?”
籍辣雷看看城下李諒祚兩三萬的殘兵,別說和自己翊衛司相同兵力的抗衡,周邊府城的兵力他們都來不及調集,更何況皇後有太子在握,隻要朝廷之中一翻臉,廢了李諒祚那麼此次政變也就成功了。
籍辣雷哈哈大笑,得意的大聲喝到:“漫大人,你可是老糊塗了,現在聖駕正在宮中嗷嗷待哺。你去跟李諒祚說了,讓他宣布退位或許可以回到皇宮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漫咩咬碎鋼牙,這個背後偷襲的無恥小人,他恨不得飛上城頭將籍辣雷的腦袋揪下來。
李諒祚此時也知道興慶府中有變,他將信將疑的從隊伍中向城頭望去,心中惦記宮內的老婆孩子更擔心自己的皇位,此時已經大敗過一次的他,已是心急火燎。想強行攻城但不不想自己辛苦的基業毀於一旦。
李諒祚的士兵更是心急如焚,多數人興慶府內還有家小,一時間人心大亂。值此千鈞一發之際,籍辣雷身後的翊衛司精兵中,闖出一人高聲喊道:“聖上不要驚慌,武蘇在此!”
說時遲那時快,伴隨這高喊之聲,武蘇揮起手中的鋼刀,從籍辣雷身後躍出。籍辣雷聞聲剛剛回頭,嘴才張開沒出音就被武蘇一刀將頭砍下,武蘇抄起籍辣雷人頭就扔下城頭,籍辣雷死屍倒地,城頭一陣大亂,同時一聲炮響,皇城之中衝出飛龍苑人馬救駕。
翊衛司隊伍頓時陣腳大亂,漫咩高聲喊道:“城中兵卒,開開城門恕你們無罪,免於自相殘殺。”
呼啦啦城門大開,士兵趕緊跪倒一片,迎接聖上回朝。李諒祚看了一眼,城頭的武蘇,隻見武蘇立於城頭很是威風。
武蘇哪裏是威風,他是被自己都嚇傻了,翊衛司平時不打仗,他們很多都沒殺過人。此時武蘇的腿已經嚇得僵硬了,不是不想跪,是這根神經麻木了,他還在城頭微微發抖,但是卻讓李諒祚記住了這個武蘇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