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裏缽嘿嘿一笑:“還得說我兄弟明白,你再猜猜是什麼消息?”
王旁看了看揣著手站著的幾個大漢,他們正四個人八隻眼睛不錯眼珠的看著自己:“哈哈,待我算上一算。”
王旁裝腔作勢的學著瞎子算卦,撚指算來,他麵帶驚訝的神色說到:“哎呀,我看啊灤河這地方凶險啊!”
韓德容哈哈笑道:“王侍郎又來了!你這語氣越發的像那天王寺的契嵩大師了。”
張平看王旁麵帶輕鬆,他心裏佩服王旁臨危不亂的氣度:“王侍郎還有心玩笑!”
王旁一笑淡然的說到:“大家跟著我東奔西走,咱們走一步說一步,沒必要弄個苦瓜臉,愁眉不展的解決不了問題。”
劾裏缽找了個凳子坐下,口中說到:“你要不是我兄弟,嘿,我還真備不住跪下給你磕幾個頭?然後再叫你一聲神仙。”
王旁收起了笑容,看來真讓自己猜中了:“果然如此,他們計劃什麼時候動手?”
何裏缽低聲說到:“兄弟你猜對了一半,我兄長帶話說了,耶律宗元父子謀劃在灤河附近動手,但是時間還沒定,現在他們在等皇上的行程。另外還有一個事,就是皇上身邊有奸細,配合這次行動。兄弟你可要多加小心。”
王旁腦海裏快速的閃過皇上身邊的人,耶律洪基最信任的人,北院大王蕭英,宮人耶律良人,據王旁所知還有一個謀臣耶律仁先,再有就是南院林牙辛讚,奸細必然是了解耶律洪基行蹤之人。到底會是誰呢?
“何大哥,你繼續和你兄長保持聯係,多留心這個奸細的消息。另外派人你可靠的族人趕緊回去,將焦德友和武齡帶來與我會合。”王旁記得雲岩時候的經驗,當地人帶路至少縮短一半時間,況且劾裏缽身邊也有幾個完顏部落的人。
劾裏缽說了一聲,我這就去辦,站起身來走出房間。
張平嘟囔著:“他們又不會打仗,叫來有什麼用?”
王旁聽見張平小聲嘟囔,他向折克雋問道:“折大哥,假設耶律宏孝得到遼皇的行程,他回東京遼陽府調兵,需要多少時間。”
折克雋皺著眉頭算到:“那要看調動多少兵力,不算路程的時間,從他開始調集兵力,籌備糧草到發兵,假設兩三萬兵力的話,至少要兩月左右的時間。”
王旁一拍桌子:“好,咱們就利用這兩個月的時間,兩個月之後咱們就能帶遼國兵去打倭奴!”
看王旁信心十足的樣子,韓德容有點不太相信,他偷偷的問張平:“王侍郎這麼有把握!”
張平點點頭:“你不知道,當初在西夏的時候,我也不信他能做到,不過現在我信,嗬嗬,你就等著看好戲吧。”
張平這麼一說,這一整晚韓德容都纏著張平,讓給張平講王旁出使西夏時候,承天寺塔上坐觀興慶府兵變的過程。張平說的繪聲繪色,韓德容聽的眼睛發亮。
第二日一大早,耶律良人來接王旁到皇上的斡魯朵,斡魯朵是遼國皇上起居行帳,就像宋國的禁中,不是一般人可以進得去的。王旁對折克雋幾人說道:“你們幾個讓何大哥帶你們四處轉轉。”這幾個人都不是多事的人,王旁也樂得讓他們輕鬆一下。
王旁跟著耶律良人來到遼皇耶律洪基的捺缽,這裏和上京的格局相似,王旁從天王寺的契嵩那裏得知,遼國皇上保持著先人在遊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因此﹐皇帝四時各有行在之所﹐又稱四時捺缽。
遼代不同時期四時捺缽的地區也有所變化和不同。 春捺缽多設在便於放鷹捕殺天鵝﹑野鴨﹑大雁和鑿冰鉤魚的場所,為了遊獵和春季祭陵之便,因此在他們所在的中京。夏捺缽設在避暑勝地﹐通常在上京或中京。秋捺缽設在便於獵鹿﹑熊和虎的場所﹐也在上京或中京。冬捺缽設在風寒較不嚴酷而又便於射獵的場所﹐通常在上京。
王旁和耶律良人邊走邊聊,他打聽到皇上在哪個捺缽﹐所有契丹大小內外臣僚以及漢人宣徽院所屬官員都必從行。漢人樞密院﹑中書省等南麵臣僚則隻有一二人相從﹐其餘宰相以下在京都居守﹐處理公務。他心裏想著奸細的事,合計著辛讚不在此行。
蕭英?耶律良人?還是那個謀臣耶律仁先?哪個是私通耶律宗元的奸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