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亮的時候,京城出了件奇怪的事,有人沿街傳說開封府牆壁上有好多螞蟻,而且排上了字。這事一會就在大街小巷傳遍了,好多人小跑著去看,果然開封府牆壁上寫著,“奸臣私藏煤,圖謀高價利。京城燃煤急,衛州門外解。”
這要是換成一般的府衙,早有差人衙役打掃幹淨,但開封府素來有包丞相所在時候威名,這關係到百姓民生的事,哪個衙役敢私自清理,開封府侍衛急忙去稟告開封府知府李參,李參親自觀看果然如此。
此事事關重大,李參命衙役前去衛州門外調查,衙役回來稟報,衛州門外果然有一處煤場,而且煤場外有許多聞訊趕去一探究竟的百姓。見裏麵的煤堆積如山,百姓群情激奮,嚷嚷著要搶煤。李參忙命人前去將煤場暫時封查,並派人調查煤場是誰的。
忙忙碌碌一上午,查來煤場主人正是戶部侍郎秦敏誌,這可是當今聖上眼前的紅人,李參正琢磨這事可有點麻煩,侍衛送來一個紙條,上麵寫著:“百姓如螻蟻,戶部應參劾,三司來整肅,新官火問責。”
李參也是聰明人,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新官就是指三司使蔡襄,看來這紙條是讓自己去尋蔡襄。李參帶上紙條親自去拜訪蔡襄。
蔡襄聽明李參來意,立刻派人到內務府查今冬皇家所用煤是否運到,這得先排除這是皇城供煤,查明皇宮所用早已備全,那這煤無疑是私自囤積,如今都知道京城買煤難,不管百姓就連大小官員都沒有煤用,聽到有人私藏那麼多煤,蔡襄也挺生氣。
“我去啟奏皇上,請皇上明察!”蔡襄說著提筆寫奏折 。李參急忙攔住說道:“君謨且慢,我已經查明這衛州城臨時煤場是戶部秦侍郎所為,但這煤可是晉香府的煤。這麼去找皇上,萬一那秦侍郎說這煤是查封之用,不但抓不到他罪責,在耽誤幾日我看這開封府的百姓可熬不住了。萬一哪天一場大雪,說不定就得凍死幾個人。”
“那依清臣之見,該當如何?”蔡襄問道
李參這會不像剛接到這事的時候那麼著急了,這半天他翻來覆去琢磨,此事不是那麼簡單:“我看那寫條子和在開封府牆上弄個螞蟻排字的人,既然能追查到戶部秦侍郎,也絕非一般人所為。之所以挑起民怨,大概也是希望開封府為民做事。我請君謨以三司之職審查,若是違規私囤則可先行責令售之,再查實證。若確實隻是為倒賣謀利,可知罪輕,但若涉及貪汙枉法再重重參劾。”
蔡襄聽罷,也覺得在理,他也覺得這螞蟻排字之事有點意思,這是誰啊?竟做的與當年自己蜜蜂排字有異曲同工之妙。二人來至開封府,見裏三層外三層圍著百姓,百姓一邊看一邊罵:“這些貪官實在可惡,利用職權徇私舞弊。不顧百姓冷暖,該殺!該殺!”
蔡襄和李參四目相對,李參無奈笑笑,蔡襄心頭一亮:“李知府,我今日早朝聽聞王侍郎已然回京?”
李參哎呀一聲:“肯定是這小子幹的,我怎麼沒想到!”二人相視一笑,要是別人做的當要琢磨琢磨,如果真是王旁所為,那沒什麼好想的。民眾呼聲那麼高,還等什麼?李參命令到:“來人,去把衛州門外煤場主人,給我請到開封府來。”
說個請字是客氣的,秦敏誌肯定想不到,自己新的頂頭上司也在開封府等他呢?!
秦敏誌來到開封府,見囤煤想要售賣高價之事敗露,心想著先過今天這一關,日後再想辦法,他慌忙狡辯:“那煤,是要賣的。隻是還沒來得及!”
蔡襄將已經調來的賬目,差點扔在秦敏誌的臉上:“你好大膽,這批煤口口聲聲說要賣,戶部並無因公查封煤的數目,明明是你私自扣押囤煤,還敢狡辯?”
秦敏誌立刻沒了詞,白紙黑字寫的明白,查封的煤有多少,送到哪裏。這衛州城外的煤場之煤實在是來曆不明。隻好低頭認罪,秦敏誌認罪私扣煤謀利,開封府知府即刻請三司使蔡襄特準開衛州城外煤場售賣煤給百姓。
這下老百姓樂壞了,挑著挑子的扛著扁擔的,富裕點家的趕著驢都去煤場排隊買煤去了,京城上下一片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