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歎蘇軾命運(2 / 2)

其中最讓王旁不安的就是蘇軾的命運,可以說他沒穿越之前眼中所有的宋代名人,隨著自己在宋代的經曆,已經變得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當光環褪去王旁看到的是一個個真實的在曆史中的人。他已經分不清是自己以前就知道,還是隨著這個身體年齡閱曆的增加,竟然讀穿古石的能力也增加。

眼前的蘇小妹更勾起王旁潛在的記憶,蘇軾竟是元佑黨人,而且他是除了司馬光之外,變革的最大的反對者。但後來見司馬光一派打擊改革派的時候,蘇軾又挺身而出。最後被變革和保守兩黨之人均不相容,幾番起落幾乎險遭不測,最後被流放到中國域外的蠻荒瓊崖海島,他卻坦然處之。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北宋末期改革的黨派之爭,蘇軾的一生成了北宋末期的寫照。或者說,王旁此刻對與蘇軾的興趣,更大於對蘇小妹的興趣,甚至王旁覺得,爭取蘇軾改變蘇軾命運,倒是一件自己十分想做的事。

“王公子?在想什麼?”蘇小妹見王旁放下茶杯有些走神,不由輕聲問道。

“怎麼改變蘇軾的命運!”王旁順口答音。

蘇小妹咯咯笑了起來,一下將王旁從思緒中帶了回來。

“我到不知道,改變家兄命運這話從何而來?”蘇小妹喃喃的說。

“哦,我啊,在西夏的時候學過一些占卜,剛剛給子瞻兄默算一掛,覺得子瞻兄並非一番風順。所以這麼說,嗬嗬”王旁心口皺著。

蘇小妹抿著嘴,偷笑道:“那王公子不如給我也占卜一掛。”

“這個,不好占卜。”王旁搖搖頭,這一占卜把話說破到不好,不如這樣稀裏糊塗的,也沒必要揭穿蘇小妹身份。

“蘇公子,日後行程如何打算?”王旁不等蘇小妹說話,岔開話題。

“你不是會算嗎?”蘇小妹稍帶掖挪的說道。

王旁也不想跟他計較,如今知道自己臨行之前見不到蘇軾,心中雖然有遺憾也隻能如此,他起身說道:“那些是雕蟲小技,不足掛齒。既然不能見到子瞻兄,麻煩蘇公子代我問候,咱們有機會眉州再見。”

蘇小妹聽王旁說眉州再見,心中欣喜,王旁去眉州定是去看蜀茶的事。想到此臉一紅,見王旁要走,也不好意思多留,目送王旁離去,未免又覺得話沒說完,有些遺憾。

王旁與家人隨從離開京城,一路向南到也順利,隻是路上人多,又有隨從跟隨。兄長元澤得空就看書,王旁知道元澤要考功名,別看他以前不著急,如今確已過了弱冠之年,王安石這年紀的時候已經考中了進士,元澤不由得心中著急,更加刻苦。眼看離臨川越來越近,王旁本想途中和元澤多聊聊,一邊了解點家裏的事,見元澤那苦讀樣又沒法打擾,自己也琢磨,古時候人們最重視家族,王安石也算是世家,出生在一個小官吏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在故鄉定是親友眾多。

這日,王旁等人正在途中驛館休息,吃罷晚飯王旁來到元澤房間,見元澤又在燈下苦讀。不由歎了口氣,元澤抬起頭來:“賢弟找我有事?”

王旁在元澤近前坐下,露出一臉無奈的笑容:“我說哥哥,你是最了解我的,這眼看就要到家了,我一點家裏的事也想不起來。”

元澤想了想恍然大悟:“哦!賢弟恢複神智的時候,是嘉佑二年。那會我們已經在京城了,不過,之前的事兄弟到現在還不曾記起嗎?”

“你看啊,就算我記得隱約,現在已經過了六七年,這些年我也沒回去過,就連京城都待的少,老家的人和事我也一點不知道,你能給我講講嗎?”王旁給元澤殷勤的倒上茶,嘿嘿笑著。

元澤放下書:“這老家家中……唉?不對啊,柔兒可是都清楚,你放著柔兒不問,來問我幹什麼?”

王旁一聽撓了撓頭,這柔兒倒是自小在王安石家,可自從進了自己府上,自己很少和柔兒說話,更別說圓房。如今柔兒還是掛名的妾室,王旁總覺得和柔兒更像和古人在一起。

“你啊!回去問問柔兒,不就都清楚了嗎?”元澤也聽說了一些,暗自也替王旁著急。“快去快去!”說著他起身半推半搡的將王旁送出房間。

站在柔兒門口,王旁還真有點猶豫,這時間估計柔兒已經休息了,他心裏似乎還過不去自己這一關,想了想,算了,到時候自然有人引薦!一切且順其自然,包括柔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