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自己有好處就算了,還要扯上大宋,做出一副貌似雙贏的樣子。王旁心裏暗笑,但臉上卻故作驚訝的說道:“請楊兄相告。”
“鎮南王也是痛快人,可跟鎮南王同行的高智升未必是痛快人。就算我念在各為其主的份上不與他計較,可是他卻時刻拿我當叛賊。如今我已經收到消息,皇上已經動心招我回羊苴咩城,隻不過朝中爭議眾多。此時若我能表誠意,負荊請罪。想必不但可以免罪,還可保我在大理被囚家眷族人。我要是能順利回到大理,對王爺來說不就是一件好事嗎?”
“是好事,可這事楊兄自己就可以辦到。何必要我來渡呢?”王旁淡淡的笑著問道。
“就算我想負荊請罪,也要先過下關,把守下關的正是高國相的死黨。我即是要表誠意,也不能帶兵回去,更何況隻要我踏入大理,就會被懸賞者追殺。隻怕我還沒到羊苴咩城,這負荊請罪還沒機會做,那腦袋就已經掉了。我掉了腦袋沒關係,這麼多弟兄跟著我亡命在外,最後國不能投家不能回,我楊義貞九泉之下對不起弟兄啊!”他說的情緒有些激動。
王旁靜靜的看著楊義貞,想不到這個看似彪悍的大漢,竟說的眼眶發紅動了真情。想起這些人流離在外,王旁頗為有幾分感受。雖然境況不同,但有家不能回,親人焦急等待自己萬般無奈的感受,王旁是曾經經曆過的。所以他心裏頓時對楊義貞有了幾分同情和好感,不由在想如果段思廉是會用人之君,高智升與楊義貞可都是良材。隻可惜如果段思廉孱弱,那麼早晚會是一山不容二虎,這二人肯定會讓大理國經曆一段腥風血雨。
楊義貞見王旁半天不說話,他嗬嗬一笑:“我知道王爺與高智升相交甚好,怕是我這要求為難了王爺吧。”
“楊兄,這事我答應你,帶你回大理。隻不過,我有個想法,也算是要求!”
楊義貞沒想到王旁這麼快就答應,聽他說有要求,立刻坐直了身子:“哦?什麼要求,王爺請講!”
打劫就要趁著火大,此時不要求更待何時,白幫忙的事王旁可不幹:“我可以帶你回大理,但不能帶你兵馬回大理,我可以勸說高國相,但不能要求他放你兵馬都回去。”
“那我也不回去了,我自己回去苟且,扔下兄弟們在外麵的事我不幹!”楊義貞斷然說道。
“好!來!楊兄果然是仗義之人,我先敬了楊兄這杯!”王旁聽楊義貞這話還真是血性之人說的話:“楊兄,我的想法是這樣,你的兄弟也能回去。你把這個勸招安的功記在高國相身上,這樣不但你安全,你的人馬也安全。”
楊義貞擰著眉頭,有點不情願,但是王旁的想法也什麼錯,畢竟將來肯定要同殿稱臣。王旁接著說道:“我知道你心裏不願意,但是你給高國相一個台階,他必然會給你搭個梯子,人捧人,鳥抬林。當然我這隻是建議,而且我還建議你士兵卸甲,騎兵卸馬……”
“那老子豈不是跟被俘了一樣,哪是什麼招安!”楊義貞不滿的嘟囔到。
“誰說被俘?難道你讓你幾千兄弟扒了衣服跟你一起負荊請罪嗎?這些裝備等楊兄穩定之後,自然會再全部新,兄弟們跟你也不吃虧。況且,你有這決心,我也好在高智升麵前力保楊兄能與我們同路,相安無事到羊苴咩城啊!”
王旁那張嘴本來就是三尺不爛之舌,更何況楊義貞本來就有被招安的想法,王旁隻不過順著他的想法勸他更安全更保險而已。楊義貞似乎還有些事放心不下:“那,我這些馬匹,裝備……”
“楊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楊兄在我大宋境內可招工開礦。我是不知道大理國的國法,但是在大宋這可是被禁止的。”
“兩回事,你怎麼扯到這上了,這是你大宋的地方,我若回了大理還不名正言順的與你大宋做生意嗎?”
王旁嘿嘿一笑:“這就對了,礦你是不能采了!”
“老子虧大了!王爺,你不能說停就給我停了啊?!”
王旁反而一笑,現在到拚財力的時候了,他大大方方的說道:“你都回大理了,這些生意就停了吧,當然我不會讓你虧,照單全收讓你帶著銀子回去,也好安撫你那些兄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