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曆了30多年的發展,現在正處於經濟或產業結構的調整期。當下的經濟形勢嚴峻,全球性競爭格局正在進一步加劇,而中國企業不管是從研發、管理,還是從品牌、服務上來說,競爭力都有所欠缺,這是大部分管理者都承認的一個現實,且多數管理者也都能深刻地感受到當下這個調整期的艱難。
素以“狼性管理”著稱的華為掌門人任正非說過:“華為沒有成功,隻是在成長。”在這位掌舵著世界排名前三的通信企業的經營者眼中,企業的成功必須如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那些優秀企業一樣,曆經市場檢驗,仍然能夠做到嚴守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生存信條,與時俱進地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
而縱觀國內的大多數企業,除了經曆過浮躁的市場拓展和粗放式的發展曆程以外,真正用於鍛煉內力、修煉品質的時間還很少。“中國製造”仍然是加工廠和低端產品的代名詞,中國大多數企業仍然很難經得起風雨。
這是因為我們的底子較弱、管理水平較低所致。
毫無疑問,我們將會迎來一個新的未來,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經由結構性調整所產生的未來經濟或產業格局中,也必將成就一批優秀的企業。但是,誰是未來的幸運者?我們能否安然無恙地踏上通向未來的發展之路,並且在未來的市場和經營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或者,哪些企業最有可能在這種變化中,被逐步邊緣化,以至於失去對未來市場的適應力?這些問題很重要,但這並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敏銳地察覺變化,總結出科學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
我們要做很多工作,才可能避免企業被邊緣化。但有一條核心原則是不變的,那就是必須改變過去普遍存在的粗放管理現狀,尋求企業在各個關鍵資源、關鍵業務上的價值產出。過去,我們可能認為管理好客戶或者做好產品研發是第一要務,今天,這兩者同等重要;過去,我們可能認為在成本的基礎上控製質量是關鍵,今天,質量、成本,以及產品創新等,都需要齊頭並進。我們能夠感受到的一個基本事實就是:在一個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把管理的重心壓到任何單一經營管理要素上,都是行不通的,都不可能保障企業通向未來。我們需要以一種“全麵管理”的視野來經營企業——市場位置的瞄定、競爭優勢的形成與維係、應對變化的思路、業務流程的科學性、人與業務的整合、人才價值的深度挖掘等等——這些關鍵要素都應該納入到係統整合、優化的範圍。最終,我們需要用“全麵管理”的原則和實踐賦予企業強健的魂魄。
對管理進行全麵優化涉及的不隻是經營和管理理念,它更需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落實到實際管理行為中去,它是對管理實踐活動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正因為如此,我們每一個管理者都必須有意識地發現有效的、更好的管理方法,有意識地去改變企業經營中落後的因素。
鑒於過去近十年時間裏,華通谘詢(全稱“北京華通正元管理谘詢有限公司”)一直在從事企業管理谘詢和研究工作,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各類型企業經營管理中常見的問題,也能夠較深刻、全麵地理解各類企業的管理需求。與此同時,華通谘詢在過去近十年時間裏,已經形成了較優秀的谘詢與研究互補結合的能力。因此,華通谘詢希望與更多具備前瞻力的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一起推動這項變革。基於這樣的信念和目標,華通谘詢確立了一項基本的使命,那就是推進管理思想和管理技術的實踐應用與研究。
在過去一些年裏,我們的研究人員、谘詢師隊伍滿懷著改善中國企業管理水平的使命感努力地工作。未來我們也將如此。您現在看到的這些圖書產品,是我們依據管理實踐的需求和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係統分析和總結的成果,也是我們對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管理問題的係統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