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高手過招(3 / 3)

解開藥理,解讀藥性,在藥理和藥性間尋找平衡,進而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繼而達到順乎自然、順乎規律的和諧,這樣也就治愈了頑疾,還病患一個條理順暢、運行自如的肌體。這也許才是中醫調和百味,導引方向的神妙之處,而更多的神奇,也許隻能在經絡中找出處了。”

“嗬嗬,高,你比我見識深遠”,閆博年對鄭明豎起了大拇指,“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老領導謬誇了,皮毛之論,管窺之見怎敢登大雅之堂,引方家恥笑。”鄭明謙虛地說,不過很快補充道:“說到了見識,也就使我想到了京劇裏的粉墨登場。”說著示意閆博年喝茶,接著說:“當鑼鼓點想起,帷幕拉開的一瞬,無論是否情願,走上舞台的結果都必將是一個全新的改變。改變的不僅僅是造型或唱腔,還有的就是性格、情緒、記憶等等內在的定式,一切都將取決於演出的需要,或者是劇情的發展,而原因隻是粉墨之後的改變,登場隻是必要的結果而已。

對於劇情和演出的格局而言,演員本身的喜怒哀樂已經無關緊要,甚至性別也不再重要,隻有那經過粉飾和華麗服飾包裝的形象存在著。喜怒哀樂、家長理短、世俗風情,都在那一刻煙消雲散,隻有形象的存在,隻有存在的需要,無論是一天、一刻,或者一時,為藝術、為觀眾、為生存,都是可以為之的理由,久而久之現實的人與戲中人的分際就變得模糊了起來,而這也就達到了藝術的至高境界。

無我的境界的確是不容易達到的,起碼在現實與幻象之間的遊移,真實和虛幻往往是舞台的上與下,甚至有時根本與是否粉墨無關。演員到藝術家的分際或區別也許就在於此,而真實與藝術的轉換也看出修為的高低,而一切的標準就在登場之後的變化。

舞台是轉換的關鍵,也許就因為舞台是在人們的視線之下,無我表象的背後也還是有判斷的標準,那就是真實與否。但當舞台幻化到了無限,標準或許也因視線的不及而模糊了。

推而廣之,政治的大舞台,大大小小無數的人物登場表演,無論是匆匆過客,還是長期為之,都經過了細心的包裝和掩飾,自己本身的性格、修養、學識、以及希望,都幻化為表演的需要,在這個沒有劇情,沒有開始、停止的表演中,成功失敗的標準也許隻有官職的大小來評判,因為脫離了觀眾的視線,也就沒有了喝彩,上場之後的節奏隻有自己掌握,或者別人掌握。

官場如此,商場亦是如此,都是要求演員忘記了自己,忘記了曾經的存在,甚至忘記了善良和道德,隻為了表演,隻為了表演之後的成功或喝彩,哪怕這一刻永遠不會到來。

為藝術的藝術家,也許窮其一生都難以達到無我的境界,也許畢生的奮鬥都隻是舞台上的過客,盡管經過無數次的粉墨登場,到最後也不過是為藝術做了鋪墊,而物我兩忘的境界更像遙遠的星鬥般遙不可及。

為政治、為財富的人們,所付出的和收獲的,遠遠沒有平衡的時候,也是畢其一生,也是付出了全部的心智,甚至為此而改變了純樸、善良,拋棄了道德、理想,或者連良心也付出了,而至高的境界還是如‘水中月’、‘鏡中花’,謝幕的時候甚至都不知身在何處、魂歸何處。”

“說的好,看來你真是品出了戲劇的個中三昧。”閆博年拍拍手喝彩著,隨即望著眼前的茶杯,若有所思地說:“就像這茶葉,不論是綠、白、黃、青、紅、黑,也不管是煮茶還是功夫茶,陸羽的《茶經》、還是徽宗的《茶話本要》,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片樹葉而已,任何的方式和方法還是取決於人們的需要,龍井、銀針、碧螺春,毛尖、毛峰、鐵觀音,普洱、烏龍、白毛猴,隻是人們因其需要給予的評價和定位,但再好的陳年綠茶葉也抵不過明前穀雨的幾片葉子,而且再好、再名貴的茶葉浸泡多次之後也都是殘渣,因此茶給人的感覺永遠都是及時、新鮮。”說著話,閆博年站起身來,所獲頗豐地說:“耽誤你這麼長的時間,該走了。”說著話起身,“順便說一句,你的茶一般,茶還是要抓緊時間喝,時間不對,或者水不熱,都會壞了你的好茶。所謂:茶分三類,水占七分。上水若急,下水勢緩,都不及中水舒緩之間的恰到好處,而且泡茶水分三沸,一沸水,吃淡茶;二沸水,品茶花;三沸水,喝到家。這一沸水,就是水未沸前,水底有氣泡,個別零星升起,適宜於茉莉等花茶。二沸水,是指水中已氣泡連連,將沸而未沸之水,適宜於綠茶等一類。三沸水,指已沸起之水,水花連連,適宜於壺茶、觀音等一類。。”

“謝謝您老的提醒,一杯好茶豈能壞了味。”說著起身送閆博年離開,走到樓下,握住閆博年的手說:“說好了,有時間過府一定好好殺幾盤。”

“山間陋巷,田園寧靜,何來打打殺殺、刀兵相向?有好茶,有好酒盡管來就是。”閆博年稍加用力,拍怕鄭明的手背,滿意地轉身離去。

這場像是啞謎的談話讓閆博年很滿意,也對下來的變化充滿了信心。不禁感歎地說:“以前天天從這地道裏進出,還真沒發現此間的奧妙,真是不錯。”

聽閆博年誇這個地道,白豐收也不免仔細打量了起來。這個地道原本建造大院時就建了起來了,以前是防空和應對突變的應急通道。前些年大院重新改造時,為領導出入方便和安全,重新進行了擴寬和硬化,既方便了出入,也使得地麵的美化更協調。道路的出口在很遠的南郊山莊,也避免了車流高峰時的擁堵。

“智慧啊!真是智慧。”看著這樣的小道,想著剛才的談話,白豐收發出由衷的感歎,不隻是對地道,還是兩位高人,也許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