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猴子來了(2)(2 / 3)

猴子話匣子一打開,就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有分析有論證,而且結果又那麼的悲觀,立時使房間裏的氣氛凝固起來。

齊天翔不由對猴子刮目相看了,新聞人的敏感和經濟領域的侵染,使得他看問題的角度和高度的確不同凡響,而且看得很透、很準,看到有些冷場,就借著服務業上菜的機會,端起酒杯提議:“猴子的開場白說的不錯,為此應該獎勵他一杯酒。來吧,歡迎猴子,還有小李來河州,咱們邊吃邊聊。”說著話,與猴子和李玫瑰分別碰了杯,大大地喝了一口,然後看著猴子的表現。

猴子艱難地喝了一小口,看著齊天翔嚴峻的表情,隻好又抿了一小口,呲牙咧嘴地咽了下去。看齊天翔緊繃的臉抑製不住地爆笑起來,才覺得上了他的當,也知道他還記得自己不勝酒力的故事,不由臉微微紅了,擺擺手羞赫地說:“不行,不行,見了真神我還是小鬼。”

一席話逗得大家更是哄堂大笑,直到笑聲平息,猴子才收起委屈的神情,討饒著說:“還是饒了我吧!我這酒量到天翔這兒,真是小巫見大巫,沒有施展的機會。”

說著話,猴子夾了口菜壓壓酒意,接著說:“還是接著剛才的話題,說到經濟的問題,其實最應該說的還是增長方式的問題。首先我不反對反腐,而且堅決支持反腐肅貪,因為貪腐對經濟環境和社會風氣的損害,無疑是顛覆性的,也是破壞力巨大的。同樣的一件事情,有了權利輸送和利益交換這隻黑手,市場調節這隻手就難以發揮作用,而且被人為束縛,極大地破壞市場平等競爭秩序和環境,隻能使競爭更加險惡和艱難,也使企業發展更加艱難。但花開兩朵,還得各表一枝,市場經濟環境不是貪腐產生的必然溫床,也不是隻要有市場和經濟活動就必然產生貪腐,而是有其產生的土壤和環境,沒有適度的利益誘惑,誰還會僅憑信念和良心作與自己無關的事業?天翔你還別瞪眼,所謂無利不起早是古往今來的慣例,也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所以才有‘適度腐敗論’的產生,也就有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繁榮,這可以從各地樓堂館所的興旺發達看的出來。貪官們為什麼貪腐,也許你天翔比我研究的透徹,更有發言權,但利益的獲取也是為了心裏的平衡這個因素,怕是你也注意到了。很多貪官不是愛錢如命,而是心裏不平衡,幾百萬、上千萬的項目,自己一簽字,別人就輕易把錢掙了,這讓心裏如何接受,這權利產生的虛榮和尊嚴如何維護,隻有適當的權利與金錢的交換,似乎才能使辛勞和權利得以安然。不是有很多貪官家中搜出數以千萬計的財產和金錢,居然能夠發黴,居然從來就沒有動過這樣的怪事嗎?原因不值得思考嗎?”

猴子意猶未盡的端起酒杯,主動與齊天翔碰了一下,仰頭喝了一大口,呲著牙說:“這再說另一頭,市場經濟說到底還是競爭經濟,競爭就沒有正義和公德好講,誰得到的多就一定付出的多,這是不爭的事實。送錢、送禮,甚至投懷送抱,難道不是智慧與計劃的投入,難道就沒有犧牲?關鍵還是從機製上製約,從製度上設計和完善,要麼完全市場化,競爭公開化,陽光運行,政府管理和審批權限弱化或退出,讓市場這隻手真正發揮作用。要麼完全封閉化,政府資金投入的項目或工程,由政府全權委托或指定機構實施,政府全程監督和審計,從源頭就把政府作用發揮好,這樣兩條線平行發展的模式不是沒有可取之處,隻是看決策者怎麼認識,怎麼取舍了。”

“謬論,完全是謬論,照你這樣設計非亂套了不可。”齊天翔不得不佩服猴子的思路和口才,他的確說出來很多困擾政府管理方麵問題的解決辦法,或者說是一種思路,但更知道猴子的這些話隻是伏筆,是為後麵要說的話做的眼線,因此不由分說地否定著,端起酒杯就跟猴子碰著酒。

不知不覺一杯酒下肚,猴子的臉已經泛起猩紅,連眼睛也開始紅了起來,可口齒還伶俐,思路也清晰,“謬論可能是謬論,難登大雅之堂,但事實卻也如此。就像經濟增長極的問題,投資、出口、消費這三駕馬車,支撐著國家經濟運行幾十年,是不是完全適應經濟的發展,暫且不論,但以這麼大一個國家的資源和實體經濟支撐的出口,是不是可以商榷,成為世界加工廠是不是有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回過頭來看投資和消費,我始終不看好投資作為國家經濟主體的作用,以及這種提法,投資要產生效益,這投資才有意義。老百姓居家過日子都明白,投資買一個冰箱,不是為了儲存剩飯剩菜,但有了冰箱減少了剩飯剩菜倒掉的浪費,是不是也是一種利益回收,但現在看國家的一些投資項目,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一些投資,完全是為數字而投資,既不考慮回報,也不考慮效益,隻是為政績,為臉麵,甚至為自己的一己私利。結果很多的投資不是打了水漂,就是被變相轉用到高速公路和房地產項目上了。”

猴子說到激動處,自顧自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接著說:“說到房子,真是很奇怪的事情,萬千的百姓竟然願意甘心情願地拿出多年的積蓄,甚至舉債當房奴,這似乎與汽車工業的起步相似。當汽車行業被國家確立為經濟增長點之後,減免稅費的政策的確使轎車,特別是家用轎車虛火了一把,但也不過幾年的功夫就回歸了理性,這除了交通、道路、停車等等的因素製約外,有用沒用的消費觀還是占據了主導地位,結果是開豪車的開豪車,騎電動車的依然還是電動車,走路的仍然走路,公交車還是很多人的首先交通工具。這就是理性,這就是成熟的市場消費行為,也隻有住房和房地產,才使得人人都變得瘋狂。這自然與官員貪腐或富豪消費帶來的引導作用有關係,但作用卻並不是決定性的,而是與汽車隻是自然消費不同的,住房和房產不但有居住的功能,還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住房變成了投資品,也就改變了固有的發展格局。貪官可以買房子,可以接受房子的賄賂,可貪官買房子也是投資,與老百姓買房子沒有根本的區別,這還不包括銀行的推波助瀾。可老百姓中,除了投機房產的精明之人,大多的房產還是成為了住房,而不是資產。因為老百姓始終沒有明白的道理是,資金隻有快速地流動起來,才能迅速地增值,投機客的方式就是快進快出,利用政策的漏洞和銀行的資金,完成投機的過程。老百姓的房子,除了居住,很少有再次進入市場的,大量的資金沉澱,即使房產大量的升值,也是虛擬的,隻有變現了才真正完成商品到資產的轉換。現在北京等大城市不是有很多坐擁幾百萬資產的富翁,還在為生計發愁。因為這就是房地產的實質,目的就是讓老百姓手中的錢沉澱,也就最終限製了購買力的膨脹,抑製了物價的飛速上漲。可就這樣的騙局,不但由銀行、地方政府,房地產商共同的營造,更有媒體像哪個不斷地喊著 ‘狼來了’的孩子一樣,不遺餘力的造勢,至今泡沫越吹越大,就不怕泡沫破裂的哪一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