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人事規劃(1)(1 / 3)

看到樊濤和組織部長張衛國進門,齊天翔笑著站起身,認真審視著樊濤臉上的氣色,關切地說:“感覺怎麼樣,這看上去氣色還行。”

“其實都還不是聽醫生擺布,有病沒病的,隻要一到醫院就身不由己了,這儀器那設備的檢查下來,沒病也檢查出毛病了,而且在那個環境裏呆久了,心理就會發生變化了。”聽著齊天翔關切的話,樊濤點點頭表示感謝,由衷地讚歎著,隨即就緩緩笑著說:“還是齊書記這裏感覺好一些,有點辦公的意思。哪像我那裏,冷清的跟冰窖似的”

“你這話的意思我這裏還值得羨慕了?”齊天翔嗬嗬笑著從辦公桌後麵快步走出來握住樊濤的手,往沙發那邊讓著,慢慢地說:“每天跟個菜市場似的,想安靜都難。”

“中樞指揮部,所有指令都要從這裏發出,當然要忙一些了。”張衛國笑著附和著:“如果這裏不忙,可能就要出現問題了。”

“這話說的有點道理,也比較準確。”樊濤滿意地看著張衛國,對齊天翔由衷地說:“我這一段當起了甩手掌櫃,可是辛苦老張了,這次組織調整作了不少工作,看上去明顯瘦了不少。”

“樊書記這是誇我呢,其實我也沒幹什工作,關鍵問題還是樊書記拿總。”張衛國望著兩位書記,謙虛地說:“我隻是做好遴選和初選的輔助性工作罷了。”

“我拿什麼總?在醫院裏躺著拿總?”樊濤略顯不滿地瞥了張衛國一眼,認真地說:“組織工作是黨委整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級黨委、政府高效運行,準確履職的體現,全局一盤棋,還是齊書記拿總才是。”

“都別互相謙讓了,誰都不拿總,實際效果才最有說服力。”齊天翔嗬嗬笑著看著樊濤和張衛國,慢慢地說:“這回咱們實行的處級幹部公推選拔,雖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公推公選,可已經是破天荒的事情了,在全省都是新鮮事物,看著我們的人很多,也很有示範意義啊!所以說這一腳踢出去會什麼樣,還是要靠效果說話。效果好,上上下下都滿意,對全市的政治經濟格局有促進作用,誰拿總就可以。效果不好,產生不該有的混亂和動蕩,這事才應該我拿總,承擔領導責任。”

“這話說得忠懇,不攬功不諉過,這才是覺悟和擔當的體現。”樊濤看著齊天翔,感慨地對張衛國說:“聽聽齊書記的表態,我們做什麼事情都心中有底,也不敢懈怠了吧!”

“其實最艱難的時期已經度過去了,效果也是可以預見的了。”受到樊濤的搶白,張衛國不敢再過度地恭維了,隻得如實地說:“自從上次齊書記在全市幹部大會上宣布有限公推的決定時,反應和反響就不小,一個這是一件新鮮事,從來誰也沒有經曆過,更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好在從選票設計和公推範圍及資格,齊書記和樊書記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咱們按照‘德、能、勤、績’四個方麵劃定的範圍,還是很有針對性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反饋回來的信息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人大、政協和離退休老幹部的表現更是說明問題,以往組織部門全程操作的幹部選拔和任命工作,變成了全市幹部的事情,而且還廣泛地征集老幹部和人大、政協的意見,這都是很有衝擊性的事情。”

彙報工作正式開始,齊天翔和樊濤也就不再說話,耐心地聽著張衛國的介紹,漸漸進入到實際的思考之中。

“通過全市範圍初期的遴選,各級組織部門的建議,以及老幹部和人大、政協一些代表委員的推薦,確定了一個相對寬泛的範圍,確定了一個大名單。然後根據這個大名單開展工作,因為咱們不是公推公選,所以也沒有搞那些公示之類的東西,而是針對這樣一個範圍進行考察和摸底,最後把摸底情況反饋舉薦人,進行二次舉薦。”由於過程比較繁瑣,而且也相對比較枯燥,張衛國就盡可能地簡略地說:“效果比較好的還是第二輪篩選,由於咱們明確要求進入第二輪的幹部,不管是在職現任,還是後備幹部,就要進行財產和重大事項申報,在幹部中產生的震動比較大。很多人都說這樣的選拔,不像是選拔任命幹部,倒向是試水幹部財產公示的預演。不管怎麼說,從申報情況還是看出了一些問題,剔除了一部分人,也為紀檢部門提供了一些案件線索。今天拿過來的就是經過申報之後留存下來的人員材料。”

“不嘩眾取寵,不搞花花架子,不走過場,這是基本的原則。試水也好,嚐試也罷,任何一個幹部都要將自己無條件置身在組織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之下,都要經受陽光的暴曬,就不能有什麼隱私,尤其是財產和家屬、子女情況,窮廟富方丈的現象堅決不能存在,更不能出現拿著共產黨的工資,替國外家屬打工的裸官現象。”齊天翔聽完張衛國簡短的介紹,會意地與樊濤交換了一下眼神,嚴肅地說:“以什麼樣的方式對現任幹部進行摸底,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令人頭疼的問題,插手太多,手伸的太長都不現實,也不免產生不穩定的因素。這也就是老樊和我反複思考的問題,作為一級組織部門,對所任命使用的幹部家底不請,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是不合適的。尤其是對城建、規劃、財稅、人事、交通等權力部門,財產狀況往往都體現著幹部的廉潔程度。這話不一定完全準確,但卻一定有著某種聯係和關聯。住著豪宅,名下還有著幾套或幾十套房產,或者各種名目的公司,身價千萬或幾百萬,更有甚者,老婆孩子都移民國外了,這樣的狀態下讓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聽起來不是笑話,就是幼稚的天方夜譚。”

齊天翔看著張衛國會心的微笑著,就看了一眼樊濤說:“當幹部從來就是苦差事,想不清楚這個道理就不要當幹部,不是能不能做的問題,更是夠不夠格的問題。戰爭年代幹部就要在槍林彈雨中身先士卒,率先垂範是最基本的要求。建設時期,一線生產現場出力流汗最多的應該是幹部,這樣才能服人服眾,幹部的威信就是這樣樹立起來的。就像我們經常看到的場景,聽到的話,共產黨的幹部都是揮動著手臂高喊:‘跟我上。’國民黨的軍官都是舞動著手槍狂叫:‘給我上。’一字之差勝利的天平就自然發生了傾斜。當然這些是電影電視裏經常有的橋段,我們大可一笑置之,但如今的現實狀況是不是就很清楚地出現了呢?幹部成了官員,指手畫腳的都是官員,而幹活的都成了群眾,似乎這就是正常的情況,而且很多單位的一把手被下屬稱作‘老板’,自己也已老板和施恩者自居,仿佛這個單位或部門都是他的恩惠,都仰仗他的指揮,這種心態和行為作用下,還能有正常的幹群關係?還能一心一意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