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後收官(9)(1 / 2)

“剛才山尊同誌和王濤同誌都進行了就職發言,哲海書記更是以自己的感想和體會作比,勉勵新班子開拓進取,勇於創新,這不但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精神引導,必將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推動河州市整體工作穩定健康地發展。”

齊天翔平靜的目光緩緩掃視著會議室內的眾人,調整了一下情緒慢慢地說:“所謂的新與老,經驗與能力,都是相對的,剛才哲海書記講到了唯物辯證法,我也想用辯證的思維解說一下新與舊的關係,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也是螺旋式上升的,終點和起點的區別,隻是層次的高低,沒有什麼太大的分別,可進步卻由此體現,發展也就此不同。那麼透過現象看本質,新與舊的差別,究竟是認識上的,還是根本性的,似乎這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所帶來的差別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樣的一段話,在座的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詳的吧!”齊天翔思維快速地跳動著,與他的語速幾乎相等,迅速地引導著會議室眾人的情緒,接著說:“說這樣的話不是懷舊,也不是宗旨思想教育,隻是想借這段話引申一個結果,並就這個結果與大家探討。生命尚且是有限的,那麼仕途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政治生命呢,難道會是無限的嗎?會無限製延伸嗎?這不但不符合辯證法,更是連常理都不符合吧!”

齊天翔語調漸漸輕鬆,似乎在說著不相幹的事情,引發了眾人會意的笑容,會議室裏的氣氛漸漸鬆動起來。齊天翔回應著這種情緒的變化,繼續說:“有限的生命,或者說有限的政治生命,能做的事情的時間不多,也就那麼幾十年吧!想多了自己的事情,也就忽視了職責賦予的使命,也就使生命沒有了什麼意義,或者說沒有了根本的意義。”

“能夠坐到這個會議室裏的,都是經過了無數次的新老變換,最終走到今天的,每一個新崗位的適應和轉型,都是在舊有崗位的基礎上蛻變而來的,可以是老兵新崗,也可以是新兵老崗,評判的標準隻有一個,那就是是不是稱職,是不是盡到了職責。”齊天翔臉上的神情漸漸嚴肅起來,繼續不動聲色地說:“山尊同誌戍邊十幾年,援藏兩期將近六年,將近二十年的生命時光在雪域高原度過,對於高原,他應該算是老兵,還是新兵?建設同誌在河州市長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十年,從他的工作和熱情上我們是不是能夠感受到,每一天他都像第一天上任一樣興致勃勃?建國同誌,部隊轉業就到了紀檢監察部門,一作就是將近三十年,算是老兵了,可紀檢監察工作時時出現的新問題,哪一天不孜孜以求的學習和認識,都難以勝任這做了幾十年的工作,這又是新老的變換嗎?”

齊天翔的話音未落,會議室裏就響起了雷鳴般熱烈的掌聲,眾人隨著齊天翔是思路走了這麼久,似乎剛剛品出來齊天翔話裏的用意,也明白了齊天翔想要說的意圖。相對於侯哲海的隔山打牛,以及劉正國的指桑罵槐,齊天翔的信馬由韁更顯出智慧和技巧。看似慢條斯理的閑言碎語,不但回應了侯哲海的意氣用事,諷刺了王濤的侃侃而談,處處顯示出寬厚和遊刃有餘,而且對呂山尊、房建設和張建國的舉例,似乎是隨意提及,其實暗含著稱讚和敬佩,同時也是對王濤不自量力的傲慢進行抨擊。短短的幾分鍾時間,不多的話語表述,既表明了態度,又顯示了能力和智慧,這不僅僅是職位的權威,更是學識和技巧的體現。

熱烈的掌聲之後,齊天翔微笑著慢慢地說:“對於新班子的工作規劃和宏偉藍圖,我能說的不多。如果贅言幾句的話,隻能是期望和祝願,那就是繼承和發揚的關係問題,是繼承中發揚,還是發揚中繼承,需要新班子認真協調,縝密研究,但前提是團結,是在團結的基礎上集思廣益,既發揮班子的主導作用和積極性,又發揮市委常委班子共同的智慧,重大問題更要征求人大政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這是原則,也是組織紀律所規定的。人心齊泰山移,這是老話,也是經過實踐反複驗證了的真理,作為離任的市委書記,我衷心的希望,新一屆市委班子,能夠同心同德,共謀河州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大計,把河州建成河海省的首善之區,安定和諧之區,富裕文明之區,這就是最好的為人民服務,也就是交給省委、省政府的最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