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引咎辭職(4)(1 / 2)

似乎是為了迎合林東生的推斷,話音剛落,楊群山就匆匆走了進來,先是望著齊天翔微微笑了一下,然後走到林東生麵前,放慢了語調緩緩地說:“我剛與全國人大通了電話,基本意見與您的看法一致。

楊群山說著話,在林東生的示意下,坐在了林東生和齊天翔對麵的沙發上,關切地看了齊天翔一眼,接著對林東生說:“聽到咱們這邊發生的突發情況後,辦公廳的同誌們也很震驚,迅速向相關領導進行了彙報,經過幾位領導研究形成了統一的意見。首先肯定了天翔同誌勇於擔當,敢於負責的精神和行為,這充分體現了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青年幹部的責任意識和犧牲精神的可貴,要大力提倡和表彰。同時要在充分尊重天翔同誌個人意願的基礎上,分清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厘清責任性質和層次。屬於紀律層麵的,要交由黨委根據性質和程度,進行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屬於程序和民主監督層麵的,交由省人大和全體代表集體研究表決,形成人大意見上報。原則上不讚成天翔同誌在這個時間節點,以這種方式辭職。建議我們省人大,立即進行專題會議研究,並提請全體人大代表表決,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充分尊重代表的意願。”

楊群山簡單複述了全國人大的回複意見,表情顯得平靜,可心情卻不像表情一樣平靜。盡管過去的時間不長,卻像是經曆了漫長的煎熬似的,畢竟這樣的事情多年難得一見,而且在全國來看也屬於獨有的突發事件,如何彙報都是一件很難開口的事情。慶幸的是,經過自己的努力,無論是人大辦公廳,還是常委會,都很重視,第一時間就向相關領導進行了彙報,並形成了指導意見,否則還真不知道該怎樣予以收場。

“就按全國人大的指導意見辦,尊重事實,尊重民意,更尊重天翔同誌的意願,一切以表決結果為準。相信我們的人大代表是識大體,顧大局的,也是能夠明辨是非的。”林東生深深地看了楊群山一眼,對他的辛苦和努力表示肯定,然後堅定地說:“馬上召開主席團會議,將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意見進行通報,統一主席團的思想,然後責成個代表團分組展開討論,主席團成員分散到各代表團,認真傾聽各分組代表的意見和建議,下午稍晚時候形成統一意見交由全會表決。”

林東生的話語盡管平和,卻是決定性的,也是不容置疑和動搖的,這就是領導權威,也是權力在事件發展進程中,所能發揮的決定作用。對楊群山如此,對齊天翔或主席團的所有成員,其絕對權威都是難以抗拒的。

而此時此刻,林東生的意見也決定了事情的走向,那就是先行統一主席團的思想,然後由主席團向各代表團,傳達全國人大和省委的意見。盡管有那麼多的尊重,但最需要尊重的,還是林東生的意見,而這個意見,從齊天翔提出辭職的那一刻起,就表露無疑,隻是不便明說就是了。

這些楊群山明白,齊天翔也很是清楚,從進入貴賓室遭到林東生劈頭蓋臉的責問開始,就心裏明白,辭職隻能說一種想象中的嚐試,就出現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種錯誤,更是不可能實現的衝動。起碼在林東生的角度,是不可能實現的,林東生的態度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了他,他反對,而且是堅決的反對,而隨後的安排更體現了林東生個人的意誌,隻是表現的較為隱晦罷了。

楊群山的態度,不用費心去猜,齊天翔也心知肚明,通過楊群山和林東生會場上默契的配合,齊天翔就知道,在林東生跟自己談話的這段時間裏,楊群山都在幹什麼,又會做些什麼工作。

從楊群山走進貴賓室,似乎無意地看向自己,並微微笑著的表情,齊天翔就知道了結果,也知道楊群山都作了什麼努力。

一個省人大反映的問題,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居然能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形成指導性意見,而且是經過相關領導和部門研究出來的結果,沒有楊群山的推動和積極運籌,這都是不可能的,也是難以做到的。即使如此,如果沒有積極的傾向,也是難以達到這樣的效果的。

隻是齊天翔不知道,從主席台下來,林東生和楊群山是不是有過交流,又是不是得到林東生的什麼授意,其實這些都不重要,有沒有什麼交待,楊群山都是會這樣做的,而且都是會拿出讓林東生滿意的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