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農業為本(2)(1 / 2)

齊天翔和徐方走進會議室,頓時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使齊天翔和徐方都感到有些意外。齊天翔隨即也就明白了大家的用意,就微微笑著走到了自己的座位前麵,擺手示意大家都坐下,看到大家都不肯先坐,就率先坐了下來,溫和地笑著看著大家落座。

河州市作為河海省會城市,農業並不是突出的特色產業,比重也不大,可齊天翔調研農業生產的第一站就選在河州市,而且選擇農業生產相對穩定和成熟的河陽縣。可以看出在齊天翔的心目中,河州市的位置還是比較突出的,也是想把這個印象以調研的形式,明確地傳遞給徐方這位農業副省長的。這不僅僅隻是一種姿態和表示,更是一種信任和倚重。

這樣的表示,還不是因為齊天翔曾經作為河州市委書記的偏好,作為省長的他,目前沒有必要通過這種形式表達意圖,而是試圖通過這種行為本身,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對繼任者的重視,更重要的是為新班子造勢,這才是真實的目的。

看來河州市的幹部理解了齊天翔的用心,起碼呂山尊明白了齊天翔的用意,齊天翔心裏感到滿意,可卻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而是在看到眾人都紛紛落座,並且安靜下來之後。麵向馮俊才微微地點了下頭,示意他可以開始彙報了。

馮俊才在齊天翔的示意下,慢慢地開始了彙報:“河陽縣位於靈水河的南邊,在河州市下轄的縣市中,是唯一處在靈水河的南岸的縣,與清河市接壤,處在靈水河衝積平原上。發源於靈山山脈的靈水河,將豐富的水利資源,帶給了沿河流域,河陽縣更是以地域優勢,占據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自古就有‘靈山靈水富河陽之說’,曆史上就是傳統的農業生產重要區域,也是穩定的糧食主產區,對當時的河州府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全縣地形南高北低,區域內丘陵和山地占據了三分之一的麵積,平原和衝積平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全縣如今有可耕種農田十二萬七千餘畝,旱地和山地有四萬七千餘畝,旱澇保收田八萬餘畝,糧食總產量一億六千萬噸,農民總收入二億三千萬元,占全縣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嚴格意義上講還是以農業為主的縣,縣域經濟主要還是圍繞著農業生產和農副產品加工,畜牧養殖和特色農業展開。近幾年雖然有些變化,可變化還是不太明顯,尤其是農民收入的提高幅度,還是不盡如人意。”

馮俊才認真地看著自己的筆記本,邊看邊說道:“近些年,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我們河陽縣也出現了農民進城打工,以及土地粗放管理和撂荒的情況。我們這裏是傳統農業縣,除了靠近山區的幾個鄉鎮,大多處在靈水流域的衝積平原上,土地平展連片,肥力較好,很是適合農作物的生產和機械化作業。但由於承包之後無形中割裂了土地所有權的歸屬,使得整體農田水利設施沒辦法投入,以前建好的無法使用和維護,基本上處於荒廢的境地,大型農業機械更是無法展開,新的農業科技和優良種子難以推廣應用,某種意義上存在著倒退的現象。”

馮俊才詳細地彙報著,看著齊天翔和徐方興趣很高,就不再往下麵說了,而是微微笑著看了一眼不遠處坐著的向有誌,慢慢地說:“這些方麵的工作,向局長在這裏做縣長時都親身經曆過,也摸索出來不少積極可行的辦法,比較有發言權,還是請他跟領導們彙報吧!”

馮俊才突如其來的話語,使會議室裏立即出現了一絲騷動,疑惑地望著馮俊才,不知道他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作為河陽縣的農業工作彙報,即使縣委書記彙報完,也應該是縣長,或者是主管農業的副縣長接著彙報,怎麼也輪不著前任縣長,代表本屆政府彙報工作。

齊天翔卻完全明了馮俊才的用意,也知道他作出這個表態的真實目的,同時也在心裏對馮俊才的品行暗暗稱讚著。看著眾人滿臉的驚愕,尤其是徐方臉上不解的神情,齊天翔附在徐方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深深看了馮俊才一眼,隨即對有些不知所措的向有誌微微笑著,溫和地鼓勵著說:“馮書記讓你說,你就說幾句吧!畢竟你這個農業技術專家,這幾年傾注了不少心血,說說感想也是應該的嘛!”

齊天翔鼓勵的話語,如同一絲溫煦的春風,迅即吹散了向有誌心中的緊張和不安,也使得他更加明白了齊天翔和馮俊才的關切,以及助推他向上的良苦用心。

作為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幹部,盡管有著碩士學位,有農業專家和研究所副所長的身份,還有著幾年縣長的基層工作經曆,但一步走到省會城市農業局長的位置,資曆和經曆還是略顯稚嫩了些,無論是人脈關係,還是從政經驗,都不足以應對官場紛繁複雜的關係和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