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農業為本(2)(2 / 2)

當初是馮俊才向齊天翔力薦向有誌,出任市農業局局長職務的,作為一個曾經的農業局長,因為得罪了當時的市領導,被打回到原來的縣委書記位置,幾年來鬱鬱不得誌。與同樣是出於義憤,舍棄省城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職務,主動請纓下來的向有誌,兩人配合搭檔,沉下心來,按照自己當初的思路穩定農業基礎,大力發展規模農業和特色農業,反而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齊天翔兩次來河陽縣調研,對馮俊才和向有誌兩人的務實,特別是河陽縣農業發生的可喜變化感到欣喜,也十分欣賞和認可兩人的工作作風。有意將馮俊才調回市農業局,可卻被馮俊才拒絕了,並且推薦了向有誌出任這個職務。當時齊天翔很是不悅,認為馮俊才是拿架子使小性,或者是倚老賣老,不但自己不服從組織安排,還要推薦一位資曆和經曆都顯然不夠格的向有誌,分明是難為他齊天翔。

但經過一次長談,齊天翔改變了看法,並且對馮俊才的品行和德行有了重新的認識。一個曾經滄海的基層縣委書記,能有如此清晰的分析和認識,不僅難得,而且可貴。

在馮俊才看來,自己盡管可以調回市農業局,也可以盡心盡力地工作幾年,可能的情況下也可以上掛一級退居市人大或政協。作為已經五十出頭的年紀,能做事的時間也不過就是三兩年,與其占著位置難有作為,還不如將機會讓給向有誌這樣的年輕幹部,他們需要曆練,可更需要機會和平台。隻要有積極向上的動力,有願意做事的信念和擔當,輔助於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假以時日,必將是可資使用的幹將。

齊天翔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改變主意人,但卻被馮俊才的一片真情感到了,不但同意了馮俊才留任的想法,而且鄭重許諾馮俊才的河陽縣委書記職務,在他退休之前不會變動,就是要讓他安安心心地做下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設想,實實在在地為河陽縣的百姓某一些福祉。同時,經過縝密的運作,順利地將向有誌推上了河州市農業局長的位置。

齊天翔信馬由韁的聯想,沒有影響向有誌的彙報。在得到齊天翔的首肯之後,向有誌略微調整了一下情緒,慢慢開始了彙報:“河陽縣有靈水河之利,氣候條件屬於典型的北方種植區,一年兩熟的種植模式延續了幾千年,而且區域內耕地連片作業條件比較好,適合於通過整合農田水利設施,優化種植品種和結構,提高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的條件。”

簡單的講述之後,向有誌的情緒漸漸穩定了下來,說到了他擅長的農業領域,更是駕輕就熟,思路變得情緒,語言也流暢了起來,“馮書記在河陽縣工作多年,對河陽縣的農業生產和布局結構爛熟於心,而且也十分務實。經過馮書記的指導,我們將河陽縣的農業生產進行了細致的分類,山區推廣林農經濟,就是將林果業作為農民致富的遠期產業,近期已林間套種的形勢穩定農民收入。近水區域,推廣水稻種植和養殖業,增加農業生產品種和類型,探索多種類發展的方式,嚐試種、養、加,遊、娛、玩一體化的農業經營模式。近城地區,鼓勵引導大棚蔬菜種植,選育優良的品種和無害化種植,供應和滿足省會市場需求。其他平原區域,實行連片耕種的大農業種植,將有效耕地集中起來,興修水利和管網配套,推廣水肥滴灌技術,選用高產優質種子,科學種植和專業指導,減少肥料的過度使用,最大程度的涵養土地和增加肥力。幾種方式的綜合,加之分類指導,河陽縣的農業生態有了一定的好轉,使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也壯大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向有誌的彙報引發了大家極大的興趣,靜靜地聽著他的講述。向有誌看到眾人耐心傾聽的神態,隨後又滔滔不絕地附注了相關的數字,有實際產量,也有附加值收入,以及農戶的具體收入提高情況。一連串詳實的數字,就像儲存在了他的腦子裏,沒有看任何的材料,就流暢地報出來,流利而肯定。

向有誌的彙報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結束之後齊天翔率先鼓起掌來,引發了會議室裏熱烈的掌聲回應,使得會議室裏的氣氛鬆動了起來,也對上午的彙報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