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空氣清新濕潤,總覺得有一股甜甜的香氣柔和在潮潮的空氣之中,給人以暢快舒適的感覺。
得益於海洋和沂河之利,萊州小城氣候濕潤,有北方江南之稱,三麵是沂山山脈包圍,一麵是沂水穿城而過,鄰水闊大的平地,建起了這座山中城市。
當年的漢朝宜陵王劉萊遊獵來到這裏,看中了這塊山水相依的盆地,就請求漢皇將這塊地方分封給了自己,大興土木建起了宜陵王府。也使得這塊自然的有些原始的地方,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曆史。宜陵王府規模如何,盛況幾許已不可考,但隨之而來的建州設府卻是始於漢朝,一直延續至今,小小的區域卻始終都是州府的規製。看來曆史的沿革也不僅僅是宜陵王的身份和地位,而是這沿沂水建設的城市,既得沂水之利,又扼沂山門戶,作為要塞有著重要的戰略和經濟意義。
如今的萊州城已不複往年的盛況,但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一座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已然形成。這裏不但是河海西南重要的工業基地,而且在裝備製造領域,擁有萊州重工和萊機集團幾個重量級的軍工企業,充分利用周邊的自然和鋼鐵資源,發展著自己,也為河海省的經濟貢獻在巨大的財富。
隨著工業的發展,城市迅速聚集了天南海北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建設著這座城市的同時,也營造著自己的家園。各種門類齊全的配套也相應建立了起來,使得這個山區小城,有著不同一般的繁榮和規模。
兩個重量級的軍工企業,各自占據著萊州城東西兩端的兩個城區,成為相對獨立的兩塊城區,企業辦社會時期的建設規模和模式,使得兩個區域都擁有企業自主的教育、醫療、體育,以及娛樂場所,有著與企業生產相匹配的生產和生活設施。盡管隨著軍轉民的轉換,以及企業剝離社會化功能,但企業自身的發展和建設,還是沒有完全擺脫原有的模式,企業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係,還是延續著以往的習慣和方式。
原有的萊州城區倒成了與之配套的服務區,或者說成為了純粹意義上的行政區,這在某種意義上保持了城市的自然風貌和特色。公園綠地,廣場和休閑場所遍布全城,與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融為一體,很好地解決了許多城市生產生活集中在一起形成的矛盾,以及城市現代化進程中的瓶頸問題。成為了市民和企業職工休閑、娛樂和消費的重要場所,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和諧景象。
萊州賓館就建在公園的旁邊,也可以說是公園建在了賓館旁邊,麵積很大的綠色樹叢之中,有著人工湖和縱橫交錯的林間小徑和亭台樓閣,掩映在巨大的綠色之中,而賓館就建在著綠色環抱的大自然中間,庭院式的中式建築環繞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三層的高度,白牆紅瓦,與周邊的綠色有機地融為一體,不仔細看是很難發現這個賓館的。
賓館與公園之間由鐵柵欄間隔,可也隻是形式上的隔斷,從賓館很輕易就能走進公園,而走出賓館,也有幾個隱形的小門可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