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翔的講話結束之後,周通接著主持會議,宣布請王向東副省長發表講話,會場裏立即又響起熱烈的掌聲。
王向東也如齊天翔一樣,站起身來向台下揮手致意,之後才慢慢地坐了下來,等著掌聲漸漸平息後才開始了講話。
與齊天翔的講話方式和特點不同,王向東黑紅的方正臉龐上,布滿了嚴肅和冷峻,眼睛裏的神情也如他的麵容一樣,投射出剛烈和淩厲,似乎也如他的性格一般。
王向東的講話開始,就沒有任何的客套,也不講任何的理論問題,而是直指執法亂象,以及社會反響強烈的公路‘三亂’,不但指出了發生在幾個地市的嚴重事件,也對新出現的設點守候和隱蔽執法,甚至故意刁難等問題,毫不客氣地進行了點名批評,有時間地點,有具體事件,有理有據,沒有任何含蓄和隱瞞。
對於這些顯而易見的問題,王向東不僅心知肚明,即使是一些彎彎繞繞的貓膩,也別想瞞過他的眼睛。多年的交通行業領導經驗,使他對交通行業的規律和特點了如指掌,可謂得心應手。
出生在河中市工人家庭的王向東,中學畢業就進入了市公路局工作,成為一名養路工人,可以說是與交通打了半輩子交道,愛恨都傾注給了這個行業,同時也得力於交通大發展,才走到了今天。
幾年的養路工人生涯,踏實肯幹,任勞任怨的王向東,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不但成為了生產積極分子,而且被保送上了省交通管理學校,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工農兵大學生,隨後畢業成為了市交通局的技術員。重視發揮知識分子作用,既幹部“四化”的時候,被結合進市局領導班子,進入了處級幹部的行列。技術幹部經濟化,掌握宏觀管理技能的時候,又作為知識分子的典型,成為河中市主管交通的副市長。河海省大交通時代,河中市率先投入資金,改善交通狀況,並以高速路帶動縣鄉公路建設的創新模式,與當時省委、省政府的發展思路一致,深得省委主要領導的賞識,很快榮升省交通廳廳長。
作為全省大交通建設的主要實施部門,作為廳長的王向東,全身心地投入到高速建設之中,隨著遍布全省高速網絡的建成和產生效益,王向東也最終完成了從省管到中管幹部的跨越,成為了以實幹獲得副省級職務的一個典型。
機遇和實幹造就了王向東的仕途生涯,這點是王向東深知並感悟極深的事情。一個普通工人家庭長大的孩子,一個普通的養路工人,能一步步走到副省長的高位,沒有幾次機遇的惠顧是無論如何辦不到的,而機遇的惠顧,沒有自己認真踏實的工作和實實在在的做人,更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在他的心目中,做事和做人是不可分割的,而機遇的獲得也是在這些的基礎上的,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