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委爭論(13)(1 / 2)

短暫的冷寂之後,林東生緩緩地看著眾位說:“下麵進行今天常委會的最後一項內容,就是研究和決定提請河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代理市長人選,經過各位常委的充分醞釀和推薦,現在有三位候選人進入最後的遴選階段。分別是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李毅斯同誌,河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冰玉同誌,以及華沂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銘倫同誌。現在請正國同誌,就具體考察和遴選情況,向大家做一個全麵的介紹。”

聽著林東生點名讓自己介紹情況,劉正國有些莫名的興奮,也是終於輪到自己表現的機會了,就看著林東生,然後又看了看侯哲海和唐為民,最後看向了齊天翔和呂山尊,迅速地在腦子裏整理著思緒,想著自己所要表現的態度,以及所要把持的角度。

今天的會議很奇怪,這是劉正國一走進會議室就意識到的,與以往座位不同的是,侯哲海、唐為民和他不約而同坐在了一排,或者說是眾位常委有意識將他們擠在了一起。

林東生的辦公室很大,作為會議室的會客室也很大,長條形的會議桌,除了林東生與秦亮是占據了兩端的位置,其他常委的位置是不很固定的。盡管也曾經有過排位,可在林東生不搞形式主義的排位,以及不造成固定模式的要求和堅持下,排位基本上等於廢棄了。基本上采取的是誰的事情為主,誰靠近林東生落座,這樣便於與林東生的交流和溝通,但即使是這樣隨意的安排,可由於齊天翔作為省長,侯哲海作為專職副書記,他們兩個的事情總是多一些,位置總是靠前的,也相對穩定一些。一般來說是省委組成部門坐成一邊,另一邊是省政府和其他常委。久而久之也就漸漸習慣了。

今天好像是有意識的,又像是與以往相似的坐法,可卻自覺不自覺地將侯哲海、劉正國和唐為民聯係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怪異的小團體,這既有近來他們走到比較近的緣故,也是有意識與他們之間拉開距離。

這些劉正國明顯地意識到了,可卻沒有辦法選擇,更沒有解釋和改變的可能。其實作為他的內心深處,也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麵希望借助侯哲海的力量,改變一下目前尷尬的現狀。另一方麵,也是刻意保持著清醒和理智。作為省委常委、組織部長,他是不願意安於現狀的,可能夠利用和對他進行幫助的關係,不是因為年齡原因,就是很難插手改變河海的官場格局。林東生在河海經營多年,無論是北京高層,還是河海本地,都有著巨大的網絡和能量,這是劉正國和他的關係網絡,根本就難以抗衡的,這也是劉正國不甘心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個從基層一步步擢升起來的幹部,都是跟對了人,受到一定的關照,從一步步走到今天。到了現在這個位置,過去看好他並給予提拔重用的老領導、老上級,都紛紛告別了政治舞台,新關係的建立和維護又需要時間和機緣,高層的關係網,不是靠幾句表白或金錢就能融入的。老的網絡已然沒有了張力,新生代的網絡需要的是年齡和後續發展潛力,這些他都以及不具備,而且從地區主官到部門領導,他所能發揮的作用已經減弱了很多,可以說是處在隨時就能被忽視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