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國沒有想到林東生會突然向自己發問,而且口氣不善,似乎有著責難的意味,這讓他很快就意識到了麵臨的危機,也在迅速調整著自己的思路和應對方法。
林東生沒有態度是早就明確的,從接到林東生的指示,劉正國就始終的窺探林東生的傾向,可林東生卻一反常態,仿佛是故意回避似的,不管是遴選結果,還是考察結果,幾次要求向林東生單獨彙報,都被林東生以各種理由推掉了,而且明確要求組織部自己拿主意,按照自己的工作思路來做。以至於直到名單上會,劉正國都沒有機會與林東生單獨地談一次,溝通和了解林東生的真實意圖。
可侯哲海卻並不是如此,不但關心,而且關注,曾經幾次過問人選的考察和確定情況,對劉正國建立的後備幹部儲備庫很感興趣,而且明確表態支持組織部確定的人選。這些正麵的鼓勵和讚揚,是劉正國對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很有一些成就感。
齊天翔的表態劉正國不意外,盡管齊天翔並沒有私下與他交換過意見,可梁冰玉是齊天翔公開推薦的候選人,齊天翔堅持自己的傾向沒有什麼意外,倒是侯哲海的表態出乎意料,甚至讓劉正國有了一種被愚弄、被欺騙的感覺。
盡管很快就明白了侯哲海的真實意圖,可卻是被他的用意弄得膽顫心驚。侯哲海的意圖過於明顯,雖然主要目的是挑起林東生和齊天翔之間的矛盾,以便看著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可這樣結果的取得,是要將在座的所以常委,都推到風口浪尖之上,每個人都要選邊站的,而每個觀點的亮出,都必然得罪其中一方。林東生握有實際的權柄,可以在翻雲覆雨間改變很多人的命運。齊天翔是新生代幹部的代表,如旭日東升般冉冉升起的新星,即使不能如願再走一步,可一旦坐穩了省長的位置,任何一個新任省委書記,也不敢漠視他的力量,以及站在他身後手握重權人的能量。
兩個人是劉正哪個也不敢得罪的硬角色,侯哲海盡管也不可輕視,可他翻手雲覆手雨變幻不定的手腕,以及不守信用的手段,讓劉正國不敢信賴,更不敢將未來的命運交付到他的手上。也就是一瞬間的猶豫,劉正國明白了自己應該抱定的主意,也清楚自己應該如何表態了。
“林書記批評的很對,如果不是群山同誌的提醒,我們還真是忽視了冰玉同誌的尷尬境地,以及實際操作中難以避免的事故人情。”劉正國迅速調整著自己的情緒,微微笑著望著林東生,急切地解釋道:“因為隻是臨時的應急調整,並沒有很合適的候選位置可以安置,另外也是我們疏忽了冰玉同誌的實際情況,這是很不應該的應該檢討。”
“我們組織部門是為黨管理幹部的,事事都應該出於公心,不持態度,沒有偏好,是做好組織工作,為黨的事業選拔幹部的基本要求。”劉正國環視著會議室內的各位常委,似乎是在斟酌著自己的語句,慢慢想著說:“這次的選拔和考核工作,也是基於這個原則出發的。但組織工作有原則,組工幹部卻不能沒有感情,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對冰玉同誌印象還是不錯的,盡管我們共事的時間不算長,可這位同誌身上有點那股精神,以及為了工作所爆發出來的活力,別說是一位女同誌,就是男同誌,也不一定可以做到。”
“正國同誌的評價很到位,作為曾經的同事,我也是深有同感。”羅劍接過劉正國的話,感慨地說:“無論是做經濟管理工作,還是做宣傳工作,梁冰玉同誌都是認認真真,盡職盡責地去做,而且很有原則,這些都是很難能可貴的。據我所知,從市委宣傳部長到市政府是她主動要求的,以這樣的年齡轉任常務副市長,可以明顯感覺到她對經濟工作的熱情,這也看出她幹事創業的精神,我們的組織工作,應該對這種精神予以肯定並支持。”
羅劍的表態,除了直接回應林東生的要求,也是對劉正國和組織工作表示著不滿:“這種感覺不僅僅是作為同事才有的,這次處理西城區資產危機工作,我與梁冰玉同誌接觸的比較多,對她縝密細致的工作方法,有了重新的認識,也覺得她進入了很好的工作狀態。”
“羅劍同誌的說法,也算是一家之言了,可我們是為河州市選擇市長,而不是抉擇梁冰玉同誌的去留,不能因為沒有給她安排好地方,就束縛住省委的決策。我們不能投鼠忌器 更不能作繭自縛。”因為自己的表態,引起了林東生的不滿,進而使劉正國在林東生的逼迫下改變了態度,接著又有了羅劍的依附,唐衛民有些窩火,可在這樣的場合,也不好表現出來,就接過羅劍的話,針對所說陰陽怪氣地說:“作為黨的幹部,就應該能上能下,可以承擔任何的職責任務,也可以為了大局做出應有的犧牲,這是覺悟,也是黨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