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很簡單,就在曙光廠食堂吃的快餐。
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食堂裏就餐的職工不多,籃球場大小的餐廳顯得空落,可從食堂的規模,也可以想象出企業鼎盛時期,這裏的熱鬧景象。一個近萬人的國有企業,每天中午在食堂就餐的職工會有多少,想一下就感到興奮。
大食堂確實實至名歸,說是像籃球場大小,設置也還真像球場一樣,隻是球場的四麵看台在這裏變成了兩麵,盡管是在一個水平麵上,可玻璃窗後麵賣飯的廚師,就像是看台上的觀眾,靜靜地看著大廳裏來來往往的職工,以及排列整齊的桌子邊大快朵頤的食客。
餐廳裏整整齊齊排列著幾排寬大的八仙桌,條凳齊全地擺放著,玻璃窗隔開了餐廳,也分化出了功能區。一米來高的水泥櫃台貼上了潔白的瓷磚,顯得幹淨整潔,玻璃攔就的隔斷,既起到幹淨衛生的作用,也自然間隔出合理的內外。玻璃幕牆很長,整整占據了食堂一長一短兩個麵,櫃台上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盆子和器具,形成了不同的飲食區,看上去很完備,也很有氣勢。
這個餐廳齊天翔曾經來過,那還是幾年前,餐廳的格局沒有什麼變化,可以前就是水泥櫃台,沒有瓷磚,也沒有玻璃隔斷,長長的櫃台稀稀落落地幾處地方擺放著食物,吃飯的人不多,售賣的廚師也很少,顯得陳舊和落寞,與現在的景象對比明顯,也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齊天翔和姚秉新一行,在李正和路金山的陪同下,依次進入食堂。姚秉新立即就被食堂的陳設和布局吸引住了,緩步走到櫃台前,隔著玻璃觀看著裏麵陳列著的菜品。盡管有很多方盤被罩子蓋著,看不清裏麵的具體內容,可姚秉新還是興趣濃厚地一個個區域地看著,直到走到了櫃台的盡頭才停住了腳步。
姚秉新略顯興奮地轉過臉來,看著路金山問道:“像這樣的食堂餐廳曙光廠有幾個,平時都有多少職工在食堂用餐?”
路金山看到姚秉新興奮的神色,認真地回答道:“現在隻有這一個餐廳,平時有將近二千職工在這裏就餐。”
路金山說著,似乎覺得沒有完全說明白,就趕忙補充道:“以前餐廳很多,幾乎每個車間都有自己的食堂餐廳,家屬區也有一些附屬企業的食堂。這是企業以前的規製沿襲下來的,因為曙光廠最初是軍工企業,采取的是半軍事化管理的方式,剛開始一天三餐都是在各自劃片的食堂吃的。後來由於有了家屬和孩子吃飯的問題,就改為了午餐在食堂,由企業免費供應,沿襲至今。由於距離太遠,來往不便,現在很多職工都不再來食堂就餐了,由食堂集中送到車間,這樣既方便了生產,也方便了職工。”
姚秉新微微地點點頭,似乎很滿意路金山的回答,一圈轉下來才心滿意足地隨便找了一張桌子坐下來,耐心地等候工作人員端來飯菜。
齊天翔始終平靜地陪同著姚秉新觀看著,沒有插話,也沒有詢問什麼,隻是饒有興致地看著,對食堂和供應的飯菜品種,頻頻點頭,一副很滿意的樣子,而且為自己選擇了一份麵條,滿意地解決了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