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水落石出(17)(1 / 2)

早飯後齊天翔直接乘車去了礦區,這也是事故發生至今,齊天翔第一次近距離地看到這樣神秘的所在。

按照昨晚齊天翔與姚秉新商量好的方案,上午齊天翔去礦區視察,姚秉新則召集環保部門的人員,研究環境汙染修複和事故處理意見,並就處理意見向黃副總理彙報,聽取國務院領導的指示。

這就是主導權不同引出的差異,也是姚秉新苦心孤詣勸解齊天翔接受的方案,也是結合目前的形勢能夠實現目的的最佳途徑。

以齊天翔為主處理事故,勢必是以安全事故影響環境為出發點,以經濟處罰和行政處罰相結合的處理方式。黨紀政紀雙管齊下,一方麵采取問責機製,追究省、市、縣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的管理責任,整肅貪腐和利益侵占。另一方麵是經濟手段,以經濟法和刑法為著重,對涉案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然後以河海省委、省政府的名義將處理意見上報環保部備案。

這樣一來,事故就是發生在河海省,由河海省主導處理的事件,成為區域性事件,環保部隻是環境保護部門,行使環境督導和監督的職責。如此一來,事故處理的程度和結果,就完全按照河海省的意願來實施了,而按照齊天翔的性格和處事風格,勢必會一查到底,將所有人員的部門進行嚴格的處理。這樣一來,就會將河海省政府,乃至主導處理事故的省長齊天翔,推到了風口浪尖,所有的矛盾和問題都集中在了河海省和齊天翔身上。

另一種方式就是以環保部為主導,河海省政府隻是負責事故處理和後續工作,處在輔助位置。水體汙染和礦區汙染,隻是集中在汙染環境的層麵,環保部作為全國最高環境管理部門,對環境事件有著絕對的權威,高調進行處理也是職責範圍內的事情。

姚秉新作為環保部部長,受國務院領導指派,趕赴貴水縣處理環保汙染事故,名義上和實質上都具有絕對的合理性,主導事故的處理也有著合理之處。以主管部門和部長的身份形成的處理意見,既體現了環保部門的權威,也可以凸顯國務院領導對環境保護和民生的重視,有著積極的政治意義和經濟利益。

環境汙染事故是明擺著的事實,環保部參與處理,又有著黃副總理的授權,既可以抵擋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又可以將河海省和齊天翔置於執行者的角度。即使處理方案被打折扣,也不過是處理的後期問題,與齊天翔將要采取的處理措施沒有任何的影響,而且幹部處理和經濟處罰,已經在具體實施,任何的幹擾也不會產生什麼效果了。

這就是所謂的政治智慧,以達到目的為手段,巧妙地利用經濟體係之間的差異,平衡各方的利益訴求,達到既解決問題,又不激化矛盾的目的。同時有效保護河海省政府,特別是齊天翔的銳氣,將複雜的問題簡單處理,化繁為簡就是智慧的最好體現。

齊天翔盡管不願意看到這樣的處理方式,可經過昨晚姚秉新的分析,以及昨晚的思考,特別是早上林東生的電話暗示,齊天翔慢慢的接受著這樣的事實,甚至有些期待這樣的結果出現。

從最初知道事故發生的那一刻起,齊天翔是把事故處理和民生保障,放在首要的位置來考慮的,並沒有想到事情會變得如此複雜和棘手。無論是拒絕林東生善意的提議,還是到了之後對待侯哲海的說辭,齊天翔始終沒有把事情的複雜性忽視,尤其是看了多方麵集中過來的材料,齊天翔隻是憤怒,隻是對權錢交易,肆意侵吞國有礦產資源深惡痛絕,但也是沒有針對某個人或群體。

有幾次齊天翔自己也在捫心自問,如果在得到消息之初,就知道內含如此複雜的背景,會遇到這麼大的阻力,自己還會不會堅決要求前來處理事故。這樣的念頭出現過多次,可每次自己內心的回答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自己即使知道事情的複雜性,也會義無反顧地前來。

原因很簡單,自己是河海省的省長,不可能對這樣的貪腐和國有礦產資源被破壞,環境和生態惡化到影響百姓生活的地步,這是絕對不能忍耐的。這樣的問題發現的越早,越要及時處理,越晚越被動,尤其是自己剛剛上任省長不久,零容忍既是態度,也是托辭。如果幾年後處理,方方麵麵的掣肘很更多,自己的顧忌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