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縝密謀劃(14)(2 / 2)

“我們也是很多年沒有見到他了,兒子在東北老家,非要接他們老兩口過去,也是拗不過孩子,隻好過去了,也有好幾年了。電話倒是經常聯係,身體還可以,而且老家老人多,他也自在一些。”路金山趕忙向齊天翔介紹著老書記的現況,隨即感慨地說:“轉眼就是幾年過去了,在我們廠最難的時候,您來調研,不但給了我們信心,還給了我們思路和辦法,真不知道沒有您的指導,我們曙光廠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啊!”

“還能是什麼樣?破產倒閉唄!這不是很多國有企業最後的結果嗎?”李正看著路金山,戲謔地說:“很多人還巴不得是這個結果呢!職工下崗或者買斷,機器設備折價變賣支付下崗工人安置費用或買斷費用,廠房和土地抵押給銀行,或者聯係一家房地產企業搞開發,不知不覺企業老總賺了個盆滿缽滿,然後移民或資產轉移,幾年後資金漂白,財富積累就是這樣產生的,有錢人也就是這樣來的。”

“想得美,損公肥私想要善終,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沒有錯,但前提條件應該是勤勞致富,科技和知識致富,怎麼也不能是靠坑蒙拐騙,甚至侵吞國有資產,侵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暴富。”王金龍似乎很不以為然,憤恨地說道:“寬恕原罪,就是對國家和社會的不負責任,不管到什麼時候,這筆賬都是要算的,即使法律暫時製裁不了,道德和精神的譴責永遠也不會終止。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是老百姓信奉的真理,秋後總是要算總賬的。”

齊天翔深深地看了王金龍一眼,微微笑著調侃道:“今天咱們王市長很有激情啊!也很有是非觀念啊!往常淡定的有些玩世不恭的人,能這樣說,難得難得。”

齊天翔話有所指,房間裏的所有人都清楚。近來王金龍正在麵對著來自方方麵麵的壓力,原因很簡單,就是他著手對清河市一位炙手可熱的企業精英進行調查處理,引發了全市的震動,有議論說王金龍這是秋後算賬,意圖抹殺清河市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成績,還有人說是王金龍索賄不成轉而報複,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這也是齊天翔叫王金龍過來的主要原因,可齊天翔卻並沒有直接聯係他,而是通過李正通知他過來。議論齊天翔聽的很多,可什麼樣的議論齊天翔也不往心裏去,主要還是基於對王金龍這個人的認識。

王金龍一步步走到今天,小心謹慎是他主要的特點,而且很注意自己的聲譽和保護自己。任駐京辦的時候,每年都有一個駐京辦財務收支報告上交省紀委,對駐京辦全年的資金使用情況,包括自己的收入和財產狀況,詳細進行報告。沒有人這樣要求他,完全是他自己的自覺,而且回到省政府辦公廳,以至於上任清河市市長之後,財產申報從裏沒有斷過,而且都是主動自覺地去做。

對於王金龍的人品和素質,齊天翔心中有數,隻是擔心他的急躁情緒,以及對事物的看法,影響他的判斷,以至於出現失誤。對於聽到的傳聞,齊天翔的第一感覺就是有什麼事情刺激到了王金龍,使他直接的出手和麵對,原本應該市紀委或公檢法應該作的事情,市長親自去麵對,不論是身份,還是角度,都是不很合適的。

但齊天翔卻並不想勸他什麼,聽到這些的同時,齊天翔首先關注的是老潘的態度,作為市委書記,他的看法和態度,可能會決定事情的走向,最起碼會是個動向。齊天翔也開始從多角度思考和看待問題了,有了這些判斷,才能總體判斷形勢。

老潘沒有明確的傾向,齊天翔也準備不采取立場,這些事情完全可以放手讓王金龍去麵對,一個現任市長與一個曾經的國有企業負責人展開博弈,不用多加考慮就知道會是什麼結果,而且勝負的天平也是可以預見的。對於這些靠國有企業轉製暴富的所謂精英,是應該有人給他們細細算算賬了,王金龍應該是很好的人選,而且相信能夠打贏這場權利與金錢的較量。

齊天翔不持立場,可卻不等於沒有態度和觀點,找王金龍過來,就是要給他一個信號,一個明確的信息。如果不是王金龍的激憤,齊天翔今天不願涉及此事,隻要叫他過來,就什麼都代表了,想王金龍的智慧,這些是很容易就能夠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