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工作的失誤,沒有想到齊省長和孫副省長會來這裏視察,事先沒有安排和準備。”李明福看不到齊天翔的表情,可卻能從孫萍芳的神情中猜測出齊天翔的表情,趕忙補充道:“我這就安排人讓他們清理,馬上就可以歸置好。”
“歸置容易,可一次突擊的整理,能夠保證長期有效嗎?”齊天翔聽著李明福的話,轉過了身子,盯著李明福說:“盡管出版集團已經不在這裏辦公,可這裏依然是屬於集團的產業,髒亂差可以治理,但消防隱患卻不能不防,而且這還是安全生產責任製的首要內容,出了事你脫不了幹係。”
齊天翔說著話,未容李明福回話,就望著孫萍芳說:“走吧,家屬區看看,但願不會也是這樣的一番景象。”
大院出來,順著小巷前走不遠就是家屬院的院門,建於幾十年前的房子,沿襲了幹群一體的模式。簡單地說就是體係為主建房子居住,文化大院,建設大院,以及副食大院,這樣的名稱,因居住單位的屬性而得名,並延續下來,有著很強的職業色彩。
出版大院,就是因為人民出版社,以及印刷廠,新華書店等單位組成的大院,盡管當時並不是都歸屬與出版社管理,但由於出版社名稱的響亮,習慣性地叫做出版大院。
十幾棟五層的磚混結構的房子,排列有序,整齊劃一,樓房正中建起了籃球場,樓房之間栽種著筆直的白楊樹,房子之間的間距中,建起了自行車棚。這樣的建築和布局,在當年是很讓人自豪的住房了,也是提起來很得意的大院了。
樓房依舊,仍然是十幾棟五層樓房,可隨著歲月的延續,依舊風雨的侵襲,紅色的磚牆已然色彩陳舊,顯得斑駁和灰暗。白楊樹已經成參天之勢,不但高過了樓房,而且粗直高大,顯得雄渾和偉岸,更襯托出樓房的低矮陳舊。
大院裏很雜亂,不寬的道路兩邊不時有蓋起的小房子,以及堆放的雜物,稍微空曠點的地方也是見縫插針地停放著車輛,隻有不遠處的籃球場,還顯得寬敞一些,周邊的健身器械附近,有幾位老人或閑坐,或坐著鍛煉。
齊天翔看了孫萍芳一眼,向隨行的李明福等人作了一個停下的手勢,然後慢慢地向著健身器械走去,孫萍芳明白齊天翔的意思,也就隨同著他信步走向閑坐的老人,就如散步一般自如和隨意。
齊天翔緩步走到幾個老人身後,看著一個正在做健身的老人,溫和地隨口說道:“這天氣可是不好啊!保不齊一會還會下雨,沒有帶雨具還真的注意啊!”
老人知道齊天翔是在跟他說話,就停止了動作,扭過臉來看了一眼齊天翔和身邊的孫萍芳,隨意瞥了一眼之後,眼神隨即凝聚了起來,定定地盯著齊天翔看了片刻,猶豫地說:“我這年齡大了,眼神不太好,你看著眼熟,好像在哪兒見過。”
這麼說著,老人更加仔細地端詳著齊天翔,試探性地問:“恕我冒昧,你是齊天翔,齊省長嗎?”
看著齊天翔微微笑著點頭,老人不由提高了聲音,似乎不敢相信地說:“你真是齊天翔,齊省長?”
老人的驚奇很快引來其他幾位老人的關注,紛紛圍攏了過來。確定了自己的判斷之後,老人有些興奮地對眾人說:“齊省長,真是齊省長來咱們院了,來給咱們解決問題了。”
“我是齊天翔,這位是咱們省的孫萍芳,孫省長。”齊天翔依舊溫和地微笑著,指著孫萍芳對老人們介紹道:“我和孫省長來大院看看,不一定能解決什麼問題,但我們很願意聽你們老幾位說說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齊省長,孫省長來看我們了,快,快叫居委會的人過來。”老人興奮地對著眾人喊道:“給省長們搬個凳子來啊!就這麼站著怎麼行?”
老人說著話站起身來,提高著聲音開始張羅,幾位圍攏的老人也開始興奮和忙亂了起來。
“不用張羅了,大家年齡大了,別為我們費心了。”齊天翔嗬嗬笑著指著不遠處的小石凳,溫和地說:“就在哪邊小凳上坐一會吧!”
齊天翔說著話,率先走到近旁的小石凳跟前,示意幾位老人落座,隨即自己就在眾人的注目下,隨意地坐了下來。看到幾位老人也慢慢坐了下來,齊天翔笑著從口袋裏掏出煙盒來,給幾位男性老人遞著煙,溫和地問剛才說話的老人:“老先生貴姓?今年高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