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常委決斷(5)(1 / 2)

“侯書記說得太好了,不但無私無畏,而且有理有據,還有深重的憂患,實在是太好了,很是難得啊!”林東生耐心地等著侯哲海講完,才不動聲色地望著侯哲海,口吻平淡地望著眾人說:“這就是我們在座的各位常委,應該虛心向侯書記學習的地方,高居廟堂心憂社稷的同時,還有一顆心係大眾的悲憫之心。想到的不僅僅是機構改革的必要性,也還思謀到了可能有的震蕩,這些的確是難能可貴啊!”

林東生似乎對侯哲海的托大毫不為意,神情淡然,語調平和地說著,可在座的每個人都能清晰地聽出林東生話語裏的深意。即使不從話意裏深究,隻從稱呼上也能聽出林東生的意味,這不僅僅隻是稱呼的問題,也表明著林東生的情緒和心思,以及可以表現出的輕鬆之下,隱藏著的真實的鄙視和不屑,還有的就是心中的憤怒。

“侯書記的擔憂是對的,每一個有著為人民服務情愫的領導幹部,都應該有這種博愛情懷。隻是。。。。。。”林東生拖著長腔停頓了片刻,意味深長地環視著眾人,依舊平和地說:“無論是艱苦的戰爭年代,還是百廢待興的建國初期,以及披荊斬棘的改革開放事業,對於我們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都是一次次沒有成功經驗可循,沒有回頭路可走的偉大創舉。如果懼怕犧牲,或者畏懼困難和艱險,哪怕隻是片刻的猶豫和遲疑,我們都不會走到今天,而且我們黨每一次的抉擇,都是在最危急時刻作出的正確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是萬不得已的,也是義無反顧的。”

林東生似乎並不是針對侯哲海在說,而是像上黨課一樣慢條斯理地在與大家進行探討,更像是自己在思索地接著說:“二萬五千裏長征是壯舉,可每一個決策者都清楚,離開根據地踏上漫漫征途意味著什麼,也知道沒有了後方依托的遠征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凶險。可麵對圍追堵截,麵對嚴峻的形勢,走是必須的選擇,犧牲也是必不可少的代價,不然就要承擔更為嚴重的後果。”

“改革開放也是如此,麵對嚴重的經濟和物質匱乏,麵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麵對國內國際複雜多變的政治經濟格局,經濟體製改革就隻能是必然的選擇,付出必須的代價也是在所難免的,畢竟我們是在為自己的過失承擔後果,這也是難以回避的問題。”慢悠悠地講述之後,林東生似乎平複了情緒,就適時地收回著話頭,就事論事地說道:“說這些不是無謂的感慨,也不是無病呻吟,而是要明確一個問題。對於我們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風險和犧牲都是可能的存在,這就更需要我們每一個黨員領導幹部以身作則,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百倍的信心,踐行我們的理想信念,以此調動我們全部的聰明才智,為了我們偉大的事業,作出不懈的努力和犧牲。”

“東生同誌說的太好了,高屋建瓴,振聾發聵,不但站在曆史的高度回顧了我們黨的偉大曆程,而且也不忘提醒我們在座的各位,不要忘記曆史,更不能忘記我們肩負的使命,非常及時,非常必要。”侯哲海沉靜著臉聽著林東生的含沙射影,耐心地等待他告一段落之後,不甘示弱地接過話來,故作大度地微微笑著說:“我們每一個黨員領導幹部,就是要以這樣的思想意識,就是要以這種意誌品質開展工作,而且還要有大無畏的精神,又不怕犧牲的勇氣和信心,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同誌,為了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侯哲海情緒激昂地表述著,眼神平和地與眾人交流著,隨即加重了語氣,繼續說道:“對於省政府和天翔同誌機構改革的設想,我是充滿的欽佩和讚賞的,對於方案的架構和規劃,也是讚成和支持的,這與我自身的擔憂並不矛盾,相反還是要把這種擔憂,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慢慢地化解,通過實際效果予以消融,這就需要時間和實踐的結合,也需要自身更好地投入到具體的工作之中,需要細化,更需要領悟和感受。”

侯哲海很清楚林東生講話的用意,自己的輕漫和托大是為了激怒林東生,而林東生的話意之中,除了對自己的反擊和挑動之外,真正的目的是想要使自己與齊天翔對立起來,造成自己反對齊天翔方案的口實,引起齊天翔的反感和反製,以此造成自己的孤立,成為眾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