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聯席會議(1)(2 / 2)

閆博年可以這樣說,這樣想,可在齊天翔卻是更加的注意,越是閆博年不再過問自己的事情,自己越要主動與他交流和溝通,畢竟老嶽父的經驗和睿智,還有就是政治敏銳,都是他需要學習的,不管自己走到什麼樣的位置上,老人的智慧和經驗,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另一個原因不像這個理由一樣,可以堂堂正正地擺上桌麵,那就是越是老年人,越應該不斷地通過外部信息刺激思考,隻有腦子不停地轉動,罹患老年癡呆的概率才會少一些?

可這些理由隻能默默地存在與心裏,即使是閆麗也是不可以說的,齊天翔希望在閆麗的心目中,閆博年始終是他仕途的引路人和指導者,無論什麼時候,這都是不可能改變的,感恩也好,孝順也罷,盡可能多的抽時間去看望老人,就是他們的責任?

這一點齊天翔和閆麗在盡全力去做,當然做的多的還是閆麗,在齊天翔不在家的日子,閆麗常常是一個人,一輛電動車來往與市區和南部山區之間,晚上經常是住在家裏。閆勇也做得很好,隻要是不出差,基本上是三兩天就跑過來一趟,盡盡兒子的孝心?

由於閆麗往家裏打過電話,齊天翔和閆麗到了的時候,老嶽母已經在廚房裏忙活開了。女兒、女婿,還有兒子、兒媳來吃晚飯,對於兩位老人當然是件大事了,傾其所有也在所不辭?

由於老幹局委派的服務員,隻是白天過來,照顧二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一般中午的飲食由服務員負責,晚飯照例也是要做好,然後等到老兩口吃完後收拾完才能下班回家。可張婉芬怕麻煩,更怕服務員晚上下班晚,影響自己的家庭生活,堅持晚飯自己來,讓服務員提前下班?

退休之後幹了多年的家務,張婉芬操持飯菜也是一把好手,而且兩位老人的晚飯,也隻是簡單的稀粥,也確實不算什麼難事。可一旦遇到齊天翔和閆麗,或者閆勇過來,就不那麼簡單了。雖然都是家中自己人,可張婉芬卻從來不願馬虎,幾個碗幾個碟是必不可少的,這無疑也成了勞累並快樂的事情?

進了門來,閆麗趕忙去廚房給母親幫忙,齊天翔去客廳跟閆博年聊天,這似乎也成為了一種慣例,習慣了也就自然了。仿佛早就在等待著齊天翔的到來,閆博年看到齊天翔進門,臉上慈祥的笑容就始終沒有消退,直到齊天翔為他的茶杯蓄滿熱水,並端端正正坐在他麵前,認真地開始介紹北京之行的情況,閆博年的神情才變得嚴肅和凝重起來?

考慮到閆博年的身體狀況,齊天翔的介紹盡可能精煉,述職的細節基本上都省略了,隻是著重說了中央領導肯定的評價和讚許,並再次說到了拜訪鄭明的細節,以及鄭明對他的暗示和提醒,然後就說到了方翔同誌代表中組部的約談和評價?

這些都說完之後,就說到了剛才在林東生辦公室的談話內容,以及林東生的表態和交代,隨後才說到了明天的會議,以及會議的規格和林東生的良苦用心?

在齊天翔介紹的時候,閆博年一語不發地耐心聽著,既不打斷,也不提問,而是始終耐心地聽著齊天翔的講述,可臉上的神情卻專注和凝重,似乎是要通過齊天翔的講述,還原當初的所有場景,腦子裏卻是在緊張地思考著,梳理著脈絡?

直到齊天翔全部講完,並不再補充之後,閆博年也並沒有過多地表示什麼,而是感慨地誇讚著林東生的政治智慧,以及甘為人梯的精神境界,隨後才是鄭重地囑咐齊天翔要有所準備,為自己下一步的變化,進行必要的謀劃。趁著林東生還有能力控製全局的時刻,為自己今後的工作提供一些便利的條件,少一些障礙對順利平穩過渡有利?

閆博年的想法與林東生如出一轍,都傾向於齊天翔盡早著手團隊的組建,而且都很含蓄地提醒,也都是點到為止。當閆勇進門的時候,齊天翔向閆博年的彙報也進入了尾聲,而隨即也就進入到了晚餐的時間?

因為第二天還有參加聯席會議,齊天翔沒有喝太多的酒,而且也沒有過多地停留,飯後不久就回城了?

雖然隻是一次例行的工作會議,可齊天翔卻對這次會議非常的重視,他需要認真地準備,更需要認真地梳理一下脈絡,以便更好地適應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