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萊州盛會(8)(1 / 2)

李前方發言之後,上午的大會就宣告結束了。這也是全省性會議的一般程序,主要領導發表重要講話和指示,主題單位負責人發表主旨發言,也就等於是完成了會議的重要議程,隨著新聞報道的見諸報端,會議的重大使命也就達到了。

下來的議程就進入到小會程序,除了閉幕時的再次集聚,是不再進行大會了。這樣說的意思,隻是說明了領導的時間安排可以靈活,也就是說不用再參加下麵的會議,隻需要在閉幕時再發表重要指示就可以了。

大會結束,全場起立,掌聲歡送領導離開。這都已經是進行了無數次的程序,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安排,領導也能坦然地接受,享受著這份尊崇和權威。

林東生和齊天翔等領導,依舊是在肖朝貴和李前方的引領下,在眾人的掌聲中,緩步離開主席台,依然是走專用通道,然後乘車離開體育館。盡管沒有人刻意地介紹,可每一個人都清楚,下來的目的地就是政府賓館了。

政府賓館其實就在體育館附近,步行的話也不過十分鍾左右的時間。可這樣盛大的場合,這麼多重要的省領導光臨,無論是從安保角度,還是領導形象考慮,沒有人敢於安排領導安步當車,當然幾分鍾的車程,也就是正常的事情了。

萊州市政府賓館,與體育館一樣,都處在老城區。其實也不僅僅是這些,就連政府駐地和一些重要的教育、醫療、娛樂設施,也都設在了老城區,這也是曆史沿革必然的結果。

沒有萊鋼就沒有萊州市,這話說起來有些誇張了,可卻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最早時的萊州市的雛形,隻是華沂市下轄的沂縣的萊陽鎮,因為扼守華沂山區咽喉,古來就是河州連通華沂的交通要衝,有著很悠久的商貿史,也使得這個小鎮有著不俗的名聲。

在物流相對落後的時期,陸路交通的主要工具還隻是騾隊,以及一些簡陋的手推車,馬車等車輛很少,行走的速度和距離,都是很慢、很短的,而處於道路之間的驛站和集鎮,就充當了重要的補給休息的作用,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從河州出發的行旅,經過很多時日的奔波,來到萊陽鎮,修整和補充之後,從這裏出去就要進入華沂山區,艱險和困苦的旅程就要開始了。因此在這裏的修整和補充,就顯得異常的重要。同樣的原因,從山區過來的行旅,經過了漫長山路的困苦之後,更需要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休息,使得這個集鎮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除了行旅和騾隊必要的休息和補充地,萊陽鎮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換站的作用。山區來的運輸隊伍,由於不熟悉山外的地理人情,往往在這裏將貨物移交其他隊伍,而同樣的原因對平原過來的隊伍也適合。共同的願望和要求,在這裏都得到了滿意的結局,換貨之後,山區的運輸隊伍仍回山區,平原的重回平原,各取所需地從事著熟悉的買賣。

可再好的規劃也需要榫對卯的時候,有時候山區的運輸隊伍,沒有遇到信任和熟悉的平原隊伍,或者沒有理想的貨物需要進山,這就需要等待。山外的運輸隊伍,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等待的結果,極大地促進了萊陽鎮的人流和物流增加,繁榮的基礎上也催生客棧和餐飲業的發展。

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商貿重鎮的厚重,使得萊陽鎮具有了獨特的餐飲商貿文化和積澱,也使得交通重鎮的標簽給了這裏無上的榮耀和資本,即使沒有萊鋼的出現,這裏也會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和前途。

也正是由於地處平原和山區的緩衝地帶,國家工業布局和戰略調整時,首先就選中了這個地方,將一個大型鋼鐵企業定位在了這裏。究其原因不外乎這裏地勢開闊,依山傍水,有著廣闊的土地也有著充足的水源供應,適合建立大型鋼鐵企業對土地和水源的基本需求。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是可以就近利用華沂山區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減少運輸成本。

也就是這樣的考量,最終使得萊陽鎮變身成為萊陽市,盡管鋼鐵廠是在萊陽鎮以西數公裏建設,可萊陽鎮的曆史卻不複存在,成為了保障鋼廠生產和生活的後勤基地。

隨著鋼廠的建設,萊州市也隨之應運而生,縣級規格的萊州市定位就是為鋼廠服務,設置地點也自然放到了萊陽鎮。初期並沒有大規模的大興土木,而是本著先建設後生活的原則,規劃著鋼廠和萊州市的發展,萊陽鎮發達的客棧和餐飲服務,給建設初期的鋼廠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為鋼廠建設助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