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一(2 / 2)

接著,淘衣的魁媽媽出現了。盡管是冬天,這裏的水也並不令人感到寒冷。看到水中漂轉而來的搖籃,魁媽媽的第一個念頭是誰家丟了東西,並不予理會。籃子越來越近了,她逐漸看清了搖籃裏麵盛放的物品——一個睡眼朦朧的嬰兒,那麼可愛,安靜仿佛天地間僅有這一個生命的至寶。魁媽媽立刻從旁撿了一根樹枝,將籃子鉤到岸邊,從盆中揀了幾件幹衣服,裹住了搖籃中那個弱小的惹人憐安的身體,飛快返回木屋。畫梅記得,那裏原來有很多人,一些同魁媽媽一般年紀的阿姨們圍著搖籃打量著她,眼中盡是同情。之後的十六年光景,她便與這群女人生活在一起。在這裏,沒有了冬天江麵的冷,有了爐火和人群的溫暖,她很開心。有的隻是簡單的快樂,純淨的快樂。

畫梅從小跟著魁媽媽學琴棋書畫,魁媽媽說,女孩子就應該有氣質,要會的一定要比男孩子多,隻有這樣,長大後女孩子才不會被婆家欺負。畫梅悟性很好,五歲時就已精通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音,一首曲子不出半個時辰就能如行雲流水般彈出。畫梅是有秘訣的,其他人彈曲子,隻是將七音拚湊在一起,這樣的曲子不但僵硬還毫無起伏。畫梅與他們不同,她的曲子,不單單是曲子,更是她的靈魂。她讓音律與琴融彙在一起,將七音注入琴弦之上,再讓旋律自然湧出。曲子水到渠成,再加上畫梅從小就富有的感性,曲子更能觸動人心,仿佛曲子隻是琴上封印住的一個靈魂,畫梅做的隻是解開了琴弦上的那道鎖。不算驚世駭俗,卻別具風味。但這個小姑娘自己是沒有琴的,她一直用的是魁媽媽的琴。任何女孩子都是有虛榮心的,畫梅也想有一把自己的琴,但這很難。她也曾想過自己去做些女紅換一點錢,卻發現自己根本攢不住這錢。因為攢下來的錢不是給妹妹們買些吃的就是被魁媽媽沒收了。然而,在她十一歲的那一年,終於還是獲得了一把琴,從一個老婦人那裏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