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個模型開始賺錢很難,但是一旦過了這個拐點,進入這個爆發期,就是你的產品內容被父母和孩子認可,而且用的人非常多,它實際從純粹的門戶變成了門戶和教育兩者都有的“媒體+教育”模式。
記者:媒體?怎麼講?
高翔:這個媒體實際教的東西也是以學知識為主,媒體和教育實際並不矛盾,並不是說媒體就是趨炎附勢,就是八卦,我的媒體是什麼呢,就是有育兒知識,有電子雜誌,當然也有那種WEB2.0、女人心情,大家談談家長裏短的,但是我80%的東西都是父母和孩子在這兒學知識,隻不過我們媒體那部分知識是免費的,我有育兒問答,你有什麼問題你就去問,專家回答,還不收費。我的孩子睡不著覺怎麼辦,長了麻疹怎麼辦,我怎麼教育我的孩子,所以,可以說我的媒體是一種知識型的免費媒體,但是我的教育是收費的。所以綜合來說還是一個教育平台。
記者:搖籃網的競爭格局是什麼?
高翔:搖籃網的競爭格局有兩個,因為我做兩件事,第一個網絡教育,做親子和孩子的,我們是針對0到6歲,網絡在線早教的這塊競爭對手沒有。但是網下的親子教育非常多,可以把線下教育當成一個競爭對手。
在媒體這部分,我們競爭對手就多了,大到新浪、搜狐,小到一些小的垂直網站,大家都是在爭奪廣告層麵,競爭格局基本是這樣。當然,在媒體這一塊因為搖籃有這個曆史優勢,有整個流量各方麵的優勢,再加上使用超過120萬人次的在線測評係統也為搖籃網積累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用戶信息庫,能把握用戶的各類細分數據,比如孩子的能力發展情況、潛在需求等信息,為下一步的產品創新和研發帶來了更大的價值,也為傳統業務的廣告客戶提供了更精準的傳播價值,使得搖籃網的受眾清晰化和精準化程度還要超過其他育兒類網站。
記者:搖籃當前麵臨的瓶頸和困惑是什麼?
高翔:網絡教育這件事情在前期做得非常艱難,主要的瓶頸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做內容的成本非常高,你要向人家收費,就一定要把內容做好,特別是親子的,成本極高,因為我們所有的內容收費部分都是多媒體的,都要有Flash或者是視頻,這種成本很高。
關鍵是第二點——教育用戶的成本。我們要做很多線下活動,說服教育用戶,因為我們是創造需求,所以我們要做搖籃大講堂,做很多網上的營銷。我們有聯盟式的網絡營銷,有線下營銷,也有合作營銷,這塊成本也很高。所以現在麵臨的瓶頸就是,對於這樣一個非常創新的早教行業,研發和市場的成本如此巨大,但是收入還是很小,這是我們現在麵臨最大的挑戰和困惑,但是能不能堅持,能不能賠幾年錢,在這個領域,然後堅持到把這個教育建起來,這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
記者:你在當當網呆了3年,最大的收益是什麼?從美國到中國,從當當網再出來,你現在最大的管理心得是什麼?
高翔:我覺得第一條就是做公司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好的使命,這個使命一定不是賺錢,而是給你的客戶創造什麼樣的價值,而且這個價值一般是社會很認可的。比如搖籃網,你在讓1千萬個窮孩子學到知識,讓他們花很少的錢,這件事情讓不讓你興奮?所以,使命感會讓我們願意堅守下去,克服重重困難,直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