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過年氣氛仿佛都融入了熱鬧的微信群中。微信搶紅包熱潮過後,也傳來了一些爭議之聲。
有網友表示,微信紅包推遠了長輩與兒孫之間的關係;還有網友擔憂,類似微信紅包的互聯網金融打錢方式,是否會成為新的隱蔽行賄手段;更有專家表示,“紅包接龍”與“網絡賭博”之間僅有一步之遙。而上下級之間微信發紅包是否違規、搶到的紅包錢是否應納稅等問題,也是爭議的焦點所在。
唉!
距離拉近還是推遠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正方:“潛水者”紛紛被炸出
“盡管一共花不了多少錢,但也算是個有意思的遊戲。”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和朋友的聚會中,就采用了微信發紅包調節氣氛的方式。他認為,這種方式相對於過去在酒桌上純喝酒、純吃肉,多了些娛樂性,而且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就算是平時不怎麼說話的人,也會加入到熱鬧的氣氛中。
市民孔先生表示,今年他在高中同學群中找到了新的聊天方式,就是扔“深水炸彈”——微信紅包。紅包一扔出之後,就會有不少“潛伏”的同學“浮出水麵”搶紅包。他認為,微信紅包客觀上讓他與朋友多了更多的話題,也減少了陌生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反方:發完紅包被踢出群很受傷
然而,市民黎女士卻感覺到,因為微信紅包,她和下一輩之間的關係似乎被推遠了。
她說,過年期間,家裏的晚輩們平時一起聊天的“兄弟姐妹”群裏,拉入了一批長輩進入群中,她“有幸”成為長輩組的其中一員。他們作為長輩的“工作”也很簡單,就是接受晚輩們的“拜年”後,被要求“發紅包”。
她表示,這種方式其實是不錯的,既能夠省去奔波的辛苦,又能夠感受到晚輩們的敬意,發起壓歲錢來也方便許多。但過完年之後,由於長輩們的“任務”已經順利完成,群主就把她和其他長輩從群裏給“踢”了出來,這讓她與晚輩之間的感覺又疏遠了。“反而不如以往當麵給紅包更有親切感。”
微信搶紅包到底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是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再次推遠?對此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大學社會學係教授、武漢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周運清告訴記者,微信搶紅包隻不過是一種新科技手段下的一種“方式”,不能評價其到底是好還是壞。他說,每一種新科技手段總會帶來一種生活的“變革”。他自己今年也利用微信紅包功能給自己的晚輩們發了壓歲錢,在他看來,似乎是拉近了一些距離,而且他和晚輩之間也能夠享受這種高科技手段帶來的快樂。
他強調說,人們在使用高科技手段時能夠帶來快樂固然是好的,但是,也不能因為沒有帶來快樂或不快樂就全盤否定高科技的作用。“不要用好壞去評價一種新事物的出現”。
咦?
險成賭博?有此一說!
“我覺得,原本是移動社交和娛樂相結合產物的搶紅包,經由一些人不斷創新玩法,似乎讓搶紅包滑向了一種新型網癮。”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語出驚人地表示,在紅包接龍的幾種玩法中,所有參與者都可能涉嫌聚眾賭博或賭博罪,“紅包接龍”與“網絡賭博”之間,僅有一步之遙。李俊慧稱,是否“以營利為目的”是認定的關鍵。組織者或參與者是否有“獲取數額較大的金錢或者其他財物”的想法或目的,是是否構成賭博罪的核心。如果有組織者自出資金發起每輪拚手氣紅包且參與每輪手氣最佳紅包分配(固定抽頭漁利),可能涉嫌“開設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