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臥龍山的史海鉤沉
香山北麓有一座連綿數裏的山丘,從遠處看好像是一條橫著的巨龍,西麵較高,好像是昂起的龍頭,東麵較低,猶如盤起的龍尾。所以人們又叫它臥龍山。
相傳,在很久以前,香山古樹參天,山下的鄉親依山傍水,生活無憂,很多人都在山上開了荒地,種上莊稼,日子過得非常富足。
後來不知從哪來了一條大灰蟒和一隻大花豹,它們把山上的野生動物都吃光了,又開始向人發起進攻。大灰蟒專傷那些上山打柴的鄉親,不到三個月,就有十多人被咬死。而那隻大花豹則在天黑時下山,到村子裏傷害人和牲畜,見什麼吃什麼,鄉親們被這兩個野獸鬧得日夜不得安寧。
這個小村子隻有三四十個人,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又不多,所以誰也不敢去惹那惡蟒和惡豹。
至此山上的果子熟了沒人敢摘,天剛黑,村裏的人就關上大門,大夥兒都怕在不疑難問題間送了性命。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艱難。
為了活下去,鄉親們集體到十幾裏以外的黑龍潭裏燒香,求龍王爺發發慈悲,除掉大蟒和大花豹。
龍王爺龍顏大怒,決心除掉它們,為民除害。他招來三太子黑金龍,要他速去降服那惡蟒和惡豹。
黑金龍行俠仗義,好打抱不平,一聽說是去香山除那惡蟒和惡豹,立即就要奔出龍潭,但被老龍王攔住了。
他叮囑兒子,不可魯莽行事,惡蟒和惡豹性情暴烈,在南山上修煉多年,絕非常閑之輩。
聽了父親的教誨,黑金龍連連點頭。過了幾天,他沒有直接去降服那惡蟒和惡豹,而是先變了一隻老山鷹,在香山上盤旋,以弄清那惡蟒和惡豹的行蹤。經過七八天的尋探,他終於弄清了那惡蟒和惡豹經常出沒的地方和時辰。
這天,黑金龍來到香山上,要先除掉灰蟒。他來到灰蟒藏身的山洞,隻見從那洞口冒出陣陣寒氣,他心想,我不能硬拚,要想個辦法把他引出來。
於是,他變成了一位打柴的老人。一邊唱著山歌,一邊砍著柴木。這時那灰蟒正在山洞裏打盹兒,它聽到洞外有響動,一下子醒了。
灰蟒已十幾天沒有吃東西,此時正饑餓難耐。可它到了洞外,什麼也沒有發現,它正在左右觀望,忽然,隨著一喊叫聲,金龍猛地撲過去,惡蟒一見是條小黑龍,竟然毫無懼色地和黑金龍拚打起來。
這黑金龍不愧是龍王之子,幾個回合下來,那惡蟒就招架不住了,連連後退,黑金龍越戰越勇,最後終於打敗了惡蟒。
黑金龍一看天色已晚,本想第二天再來降服那惡豹。可正當他往山下走時,隻見那惡豹晃晃悠悠地從山道走來,他剛要躲閃,卻已被那惡豹看見,黑金龍就迎了過去。這惡豹白天在山洞裏歇夠了,天一黑又要下山,此時正神氣十足,先來一個惡虎撲食,朝黑龍撲了過去。
經過一天一夜的廝打,惡豹被黑金龍打得渾身是血,倒在地上死了。黑金龍一連打敗了惡豹和惡蟒也受了重傷,他掙紮著向黑龍潭爬,但因為傷的太重,沒爬多遠,就死在那裏。第二天,黑金龍的屍體竟變成一座七八裏地長的小山,好像一條橫臥巨龍。
為了紀念這個除暴安良的黑金龍,人們把他化作的這座山,叫做臥龍山,並在山上修了一座龍王廟,四季進行供祀。相思嶺的來曆
相思嶺位於香山北側,據說是因一位滿族姑娘而得名的。
清代乾隆年間,香山正藍旗的都統賀天成有個獨生女兒叫賀珍,年方十八歲,長的明眸皓齒,杏眼柳腰,再加上一對甜蜜的酒窩,吸引了旗裏旗外的許多小夥子上門提親。可賀都統卻不讓姑娘拋頭露麵,一樁親事也不答應。
原來,這賀都統有自己的打算,自己在旗營裏是個沒有多大實權的小小都統,也得不到多大油水。他想讓長得貌美如花的女兒去參加皇宮選秀,盼望著女兒能得到皇上的寵幸,並借此達到飛黃騰達,升官發財的目的。
皇宮選秀的日子正日漸臨近,賀家的裏裏外外都在忙著準備。為了讓女兒順利選上,賀都統還想方設法地打通宮裏的關係。
可這幾天,珍姑娘的狀況卻不佳,她臉色發黃,眼淚汪汪,甚至不進茶水,好像有滿腹的心事。
進宮參選的日子到了,這天一早,小彩車就載著珍姑娘,徑直朝皇城的方向走去。
賀都統坐在另一頂轎子裏,心裏美滋滋的,他已用五百兩銀子打點好了官裏掌管選秀差事的人,感覺此事成功的希望很大。
快到城門口時,賀都統下轎,想再囑咐女兒幾句,不料打開轎門,發現姑娘已經昏過去了。看這情形,賀都統也沒有心思讓女兒再去選秀了,隻能打道回府。
原來這珍姑娘早有意中人了,十六歲那年,她去萬花山娘娘廟趕會時,與旗裏關大爺的二兒子關德明相識,兩人一見鍾情。關大爺是個拔旗歸營的老兵,老實厚道,關德明也是個八旗子弟,知書達理,在八旗官學念書。
賀都統卻讓女兒進城選秀,棒打鴛鴦,珍姑娘父命情知難違,憂鬱致病。
半個月後,珍姑娘的病情漸漸好轉,一天她偷偷跑了出來,與關德明在村外大柳樹下相見。剛聊了沒兩句,碰巧被賀都統撞見了,賀都統氣極敗壞地將女兒帶回來,從此不許她離家半步。
這天,珍姑娘趁父親出門辦事,悄悄跑了出來,直奔關大爺家,誰知關德明已被送去西北邊關充軍,珍姑娘痛哭流涕,傷心不已。她獨自一人爬到村西北方向的山上,遙望西北,盼望德明早日回來。
兩年時間很快過去了,山上的那塊大石頭都被珍姑娘踩平了,可始終沒有關德明的消息。
好多年後,有人從西北回來,告訴他德明早已在沙場上戰死。珍姑娘傷心至極,跑到村西北山上那塊大岩石旁,痛哭一場,然後縱身跳下了懸崖。
珍姑娘跳崖的那座山峰,後來被人們稱作相思嶺,以紀念姑娘對愛情的忠貞不諭。香爐峰上看古今
當年的西山地處幽州邊緣,環境清幽。傳說金朝的第八代皇帝金章宗,喜好練武射獵,具有遊牧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
有一年秋天,章宗皇帝帶著親王大臣到蒙漢雜居的張北一帶狩獵。接近中午時分,天氣熱得出奇。章宗口渴了,於是走進了路旁的一個四合院裏,想討杯茶喝。一個老婆婆趕忙迎了出來,將茶遞給章宗。
章宗邊喝茶,邊環視這間四合院。院子建造得十分精巧,收拾得利落幹淨,屋內家具古樸大方。
最令章宗驚奇的是,屋內炕上還有一個妙齡女子,正穿針引線在操習女紅,女子的容貌賽若天仙。
章宗臨走前,下旨要將這位女子送進皇宮。
這位姑娘叫張秋娘,父母老來得子,被老兩口視為掌上明珠。現在已經招贅當地的李瑞為婿。他們沒有料到,章宗的一道聖旨,將原本一個好好的家庭硬生生給拆散了。
秋娘進宮以後,正宮娘娘對她百般淩辱。章宗皇帝無奈隻好在西山腳下給秋娘修了一座行宮,這就是香山最早的行宮。
這裏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環境清幽,皇帝隻有每年夏季才會來住一段時間。這樣,秋娘反而落了個清靜。
秋娘獨自一人住在這裏,每當夕陽下山的時候,她就會登上山頂,遙望家鄉。而且在每月初一和十五的半夜,她還會獨自攀上西山的最高處,將一把把檀香點燃,祈求上天保佑父母身體健康,祝願李瑞讀書上進,盼望夫妻能夠團圓。
秋娘就這樣在期待中度過了十幾年,後來她染上了肺癌,臨死前,她要太監、宮女把自己抬上西山最高處。遙望著自己日思夜想的家鄉,她把十把檀香一一點燃。檀香燃盡時,秋娘閉上了眷戀的雙眼。
秋娘在西山焚香之後,人們發現這座山峰跟香爐特別相似,於是就將這座山峰稱為“香爐峰”。每當黃昏時分,香爐峰上飄來縷縷雲煙時,人們腦海裏便會出現秋娘燃香的情景。蛤蟆蹲山的由來
延慶古城水庫的山穀裏有一座模樣很像蹲著的蛤蟆的山,山不太大,泉水從蛤蟆嘴裏咕嘟咕嘟往外流,人們稱之為蛤蟆蹲山。
相傳有一年,山穀裏的洪水出奇得大,神仙院也快被洪水淹沒了。神仙院的道觀裏住著個修行多年的道士,範老道平常積德行善,道行很深。可現在卻隻能眼睜睜看著村莊和莊稼被滾滾的洪水淹沒束手無策。
這時,從他接水的石盆裏蹦出一隻蛤蟆,蹦到範老道跟前,眨巴眨巴眼,點點頭,轉過身躍跳下山穀。
範老道覺得這隻蛤蟆與眾不同,它跳進水裏之後,不一會兒就變成了小山那麼大。更奇的是這隻蛤蟆竟然張開大嘴,衝著洪水喝了起來。一會兒工夫,山穀裏洪水變小了。